[实用新型]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097041.2 申请日: 2014-03-05
公开(公告)号: CN203789956U 公开(公告)日: 2014-08-27
发明(设计)人: 胡薇;蔡晓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A61B10/02 分类号: A61B10/02;A61B18/12
代理公司: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代理人: 赵青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软组织 活检 消融 多功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粗针穿刺器械,是一种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

背景技术

除血液系统部分疾病以外,大多数良、恶性肿瘤均表现为实体瘤,或囊实性的病灶。影像学引导下的粗针穿刺活检是实性或囊实性病灶目前最佳的定性诊断方法。但传统的组织活检枪往往需要反复穿刺才能多次、多条取材,对于血供丰富、容易出血的脏器或病灶,取材越充分意味着出血的并发症越多,风险越大。传统的组织射频消融针的缺陷是无法取活检,多点消融后无法确定消融周边是否真正在组织学上已经达到无瘤。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粗针穿刺器械有:美国巴德穿刺针、活检枪,意大利Gallini公司软组织穿刺活检针,日本TSK活检枪。它们主要是用于从软组织得到活组织样本,如肝、肾、前列腺、乳房、甲状腺、脾、淋巴结和各种软组织瘤。

传统的粗针活检装置在机理上主要为侧槽切割和抽吸切割两种机制,潜在的局部并发症,包括血肿、出血、感染、邻近组织损伤和疼痛,其中最突出的要数出血的风险了。传统的粗针活检装置往往需要反复穿刺才能多次、多条取材,对于血供丰富、容易出血的脏器或病灶,取材越充分意味着出血的并发症越多,风险越大。一些体表部位尚能通过局部压迫、加压包扎等手段止血,但也有一些部位或脏器,不适合压迫或无法压迫,比如甲状腺穿刺后,颈部无法环状包扎;肝脏属于腹腔内脏器,无法直接压迫到。如果对甲状腺中病灶行多次的粗针穿刺,甲状腺的血供及其丰富,一旦局部有活动性出血,又无法有效压迫止血,容易形成血肿,压迫气管,造成窒息,危及生命。

随着对器械的不断改进,用于乳腺肿块活检的真空辅助的微创旋切系统(Mammotome系统,万可活检系统)也仅仅提供了负压的自动传输装置,实现了一次进针多次取材,但仍无法避免活检取材部位在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次穿刺的过程中实现多次活体组织取样的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为中空设计,在所述外套管侧方近前、后两端分别开窗,形成活检仓和标本仓,前端为锥形锐利插入端;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为中空设计,所述内套管的前端为圈装切割缘,所述内套管设置在所述外套管内,可前后运动;电极连线,所述电极连线设置在所述内套管的尾端;负压接管,所述负压接管设置在所述内套管的尾端,与负压装置连接;标本推杆,所述标本推杆的前端设置在所述内套管内,与所述标本仓后缘平齐,所述标本推杆与所述内套管的尾端由塑胶圈套接;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针体后半部。

优选的,所述手柄分为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其中所述固定手柄连接所述外套管中部及所述标本推杆尾端;所述活动手柄连接所述内套管尾部,并可挂在所述固定手柄的横杆部分前后滑动。

优选的,在所述内套管还设有电凝单元,所述电凝单元接负压装置。

优选的,在所述内套管的尾端设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的直径0.3到1厘米。

优选的,所述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的活检仓与标本仓长度均为1至1.5厘米。

本实用新型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利用内套管切割缘对瘤体进行切割取样活检,内套管前段裸露于活检仓部分附带电极可电凝止血或实现射频消融,携带负压帮助活检,并且操作过程中随时可观察出血情况,并予引流,同时可抽吸囊实性病灶内的液体或消融液化的液体。利用内套管相对运动和负压装置协助活检可实现影像引导下单次穿刺、多次粗针活检目的,利用内套管附带电极可减少活检出血的并发症,对有开放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的良恶性结节实现射频消融,同时可在消融周边取活检,评估消融的彻底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软组织活检及消融多功能针,包括:中空的外套管1,在外套管1侧方近前、后两端分别开窗,形成活检仓2和标本仓3,在外套管1的前端设有圆锥形锐利插入端4,方便外套管1刺入病灶组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7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