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873.2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7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平;陈伟刚;李俊;王吉航;陈朝明;李存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环科机电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04 | 分类号: | B65G6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斗轮堆取料机 料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
背景技术
斗轮堆取料机是现代化工业大宗散状物料连续装卸的高效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冶金、水泥、钢铁厂、焦化厂、储媒厂及发电厂等散料(矿石、煤、焦炭、砂石)存储料场的堆取作业。料斗装置是将物料转运至传输机上,进而实现堆料和取料。
由于斗轮堆取料机属于大型连续装卸的高效设备,其生产能力可达每小时1万多吨。因此,用于将物料转运至传输机的料斗装置长期且连续的与物料碰撞和摩擦,在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使用寿命较低。目前,采用16Mn合金材料制成的料斗装置平均只能使用两至三个月。在冬季时连续使用一个多月就会磨损至无法继续使用的程度。另外,由16Mn合金材料制成的料斗装置内衬表面摩擦系数大,易沾料,影响斗轮堆取料机的工作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耐磨性能好且不易沾料的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其具有耐磨性能好,内衬表面摩擦系数小,不易沾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用于堆取物料,包括斗体及斗齿60,所述斗齿60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斗体上,所述斗体包括固定成一体的斗身10、斗背20及斗唇30,所述斗唇30及所述斗齿60与所述物料接触的表面设有堆焊焊条51。
进一步的,所述斗齿60设置八个,均匀间隔铆接在所述斗唇30上。
进一步的,所述斗唇30的两个侧面各铆接两个所述斗齿60,所述斗唇30的正面铆接四个所述斗齿60。
进一步的,所述斗身10的厚度为8MM,所述斗背20的厚度为10MM,所述斗唇30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的,设置在所述斗体及所述斗齿60上的堆焊焊条51均为耐磨钢板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斗身10、所述斗背20及所述斗唇30焊接成一体结构,所述斗身10为铲斗状,所述斗背20焊接在所述斗身10的一侧外壁,所述斗唇30对应所述斗背20设置,且所述斗唇30焊接在所述斗身10的另一侧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斗唇30与所述堆焊焊条51之间还设有缓冲层52,所述斗齿60与所述堆焊焊条51之间还设有缓冲层52。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52的材质为不锈钢焊材。
进一步的,所述斗体焊接的焊缝宽度小于等于3MM,所述堆焊焊条51与所述缓冲层52构成的耐磨本体厚度大于等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斗齿60的上端面与所述斗齿60的下端面均设有堆焊焊条5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通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过渡磨损的斗唇和斗齿与物料接触的表面设置堆焊焊条,在基本不增加成本且不降低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斗唇和斗齿出现过渡磨损的时间,进而增加了斗轮堆取料机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斗齿与斗体可拆卸连接,方便后期的维护,降低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提供的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提供的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提供的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的斗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提供的一种斗轮堆取料机料斗装置的堆焊焊条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斗身;11、第一螺栓孔;20、斗背;21、第二螺栓孔;30、斗唇;31、第一铆接孔;32、第二铆接孔;40、钢基体;50、焊条;51、堆焊焊条;52、缓冲层;60、斗齿;61、第三铆接孔;62、第四铆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方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环科机电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环科机电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膏体充填多场耦合研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快速脱卸模杠装置及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