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框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423.3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杉泽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3 | 分类号: | E04F13/073;E04F13/076;E04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板材,尤指一种组合式框材。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M453009,其为一种复合式框材,主要利用一塑木外框与一铝挤型内框相互嵌设,并能运用于窗缘、扶手或柱子等建物的布置上,用于取代单一实木或单一金属的建材。
前揭的塑木外框与铝挤型内框系采异向结合,即塑木外框的开口处与铝挤型的开口处呈对向设置,如此在相互嵌设时,施工者必需仔细地将两者开口处相互对位,才能够使铝挤型内框设置于塑木外框的结合槽内,特别是铝挤型内框因材质特性,其开口处容易形成外张或外扩之故,而增加组装不顺的情形,使得施工上较无法快速;再者,由于塑木外框与铝挤型内框的结合处的支撑强度尚嫌不足,如将其施作于地板时,而容易因踩踏力量过于集中,进而造成结构上的破坏,因此,前揭复合式框材仍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框材,其利用外框与内框以开口同一方向的方式相互结合,以达到快速地插合组接,并能运用于地板、墙面或是立柱等建物的布置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框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框,具有一外侧及一内侧,该内侧具有两相互平行的结合槽,该两结合槽之间设有一卡柱,使该两结合槽彼此相互隔开;以及
一内框,具有两相互平行的结合部,用以结合于该两结合槽内,该两结合部之间具有一插槽,使该卡柱插设定位。
其中,该结合槽内具有一第一内侧壁及一相反的第二内侧壁,该第一内侧壁与该第二内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凹沟,该结合部具有一第一外壁及一相反的第二外壁,该两第一外壁分别具有至少一凸条,用以配设于该凹沟。
其中,该第一内侧壁的凹沟为两个,该第一外壁的凸条为两个。
其中,该结合槽更具有一槽底壁及其设置于两侧的转折凹部,该结合部更具有一连设于该第一外壁与该第二外壁之间的连接壁,该连接壁邻接于该槽底壁。
其中,该第一外壁、该第二外壁分别与该连接壁之间具有一导角面,其对应于该转折凹部。
其中,该些结合部的第二外壁形成于该插槽的内缘彼此相对应。
其中,该些结合槽的第二内侧壁形成于该卡柱的外缘彼此相对应。
其中,该凹沟与该凸条均为倾斜设置。
其中,该外框为一塑木材质制成的条状物。
其中,该内框与该外框的开口为同一方向。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内框与外框的开口朝同一方向,于施工组设时较容易使其两者快速插合,不易产生对位不佳的情形,以便于安装施工,并且内框与外框的开口朝同一方向,于组设时较容易使其两者快速插合,不易产生对位不佳的情形。且凸条与凹沟的配合,而使外框不易横向脱离内框,形成稳固地嵌设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外框与内框虽为不同材质,但能通过前述结构,以增进组接后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框材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框材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框材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框材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地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墙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立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框材1包括有一外框10及一内框20。
外框10,为塑木材质制成的条状物,主要是以塑热性塑料和天然纤维(如木粉、稻壳、麦秸、竹粉等)的混合,并经过挤压成型;而外框10具有一外侧及一内侧,外侧具有一仿木纹路,而内侧具有两相互平行的结合槽11、12,两结合槽11、12之间设有一卡柱13,以使两结合槽11、12彼此相互隔开,而结合槽11、12分别具有一第一内侧壁111、121及一相反的第二内侧壁112、122,第一内侧壁111、121与第二内侧壁112、122分别具有至少一倾斜状的凹沟14。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内侧壁111、121的凹沟14为两个,而第二内侧壁112、122的凹沟14为一个,但不以为此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杉泽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杉泽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4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