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液体输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6330.0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左璞;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凯拓设备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5/00 | 分类号: | F04B15/00;F04B15/02;F04B53/02;F04B5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液体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液体输送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体输送泵种类繁多,但能够通用于各类不同性质流体如粘稠、易结晶、含固体杂质的泵不常见,对于流体输送,不同流体或输送工艺通常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泵,如离心水泵、齿轮泵、螺杆泵等等,只能专用于一种或几种流体传输;当需要在不同场合或不同时段传输不同特性的流体时,如果时时更换泵,不仅需要准备许多不同泵,而且更换也是非常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适用于各类不同性质流体传输的通用液体输送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液体输送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油缸下盖、缸筒以及油缸上盖,所述缸筒设置在油缸下盖与油缸上盖之间,所述缸筒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缸筒相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油缸上盖,所述活塞中设置有多个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部设置有多个活塞逆止阀,所述活塞外部与所述缸筒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活塞环,所述油缸下盖的一侧设置有液体入口,所述油缸上盖的一侧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缸筒的外部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内壁与所述缸体外壁之间设置有空腔。
可选的,所述油缸上盖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杆通过所述通孔。
可选的,所述活塞杆套上设有密封仓,所述密封仓中设置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
可选的,所述液体出口中设置有出口逆止阀。
可选的,所述多个活塞环包括2个活塞环。
可选的,所述多个阶梯孔为4个阶梯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活塞中。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部通入热水或导热油或蒸汽进而对所述缸筒进行加热或保温。
可选的,所述泵体的驱动方式可采用手动或压缩气动或电动方式驱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通用于不同性质流体输送,只需在缸筒外设置的夹套内通入热水或蒸汽或导热油,就可应用于高凝点流体,而且能有效输送含有固体颗粒杂质的流体及泥浆类流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液体输送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用液体输送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油缸下盖1、缸筒2以及油缸上盖3,所述缸筒2设置在油缸下盖1与油缸上盖3之间,所述缸筒2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缸筒2相配合的活塞4,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穿过所述油缸上盖3,所述活塞4中设置有多个阶梯孔14,所述阶梯孔14内部设置有多个活塞逆止阀8,所述活塞4外部与所述缸筒2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活塞环5,所述油缸下盖1的一侧设置有液体入口10,所述油缸上盖3的一侧设置有液体出口11,所述缸筒2的外部设置有夹套13,所述夹套13内壁与所述缸筒2外壁之间设置有空腔1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缸上盖3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杆6通过所述通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塞杆6上套设有密封仓7,所述密封仓7中设置有弹性密封件15,所述弹性密封件15套设在所述活塞杆6上用于对所述活塞杆6与密封仓7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液体出口11中设置有出口逆止阀9。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个所述活塞环5包括2个活塞环5。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个阶梯孔14为4个阶梯孔14,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活塞4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空腔12内部可通入热水或导热油或蒸汽进而对所述缸筒进行加热或保温。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泵体的驱动方式可采用手动或压缩气动或电动方式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凯拓设备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凯拓设备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6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