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导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5721.0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顶强;陈学军;黄勇强;梁启章;李健雄;谭家甫;黄达明;曲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导线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导线工装。
背景技术
在机电行业中,经常涉及到电机的修复,而修复的重要环节是线圈绕组,目前,一般是将绕有铜线的筒体安装在铜线架上,通过人工转动筒体进行导线,在此过程中,每捆铜线大约重50公斤,安装在铜线架上需两人配合搬运固定,而且铜钱种类繁多,若更换多种规格的铜线时,耗费体力,效率低。同时,铜线架阻力大,造成线圈松紧不一,严重影响电机维修质量,不符合精益制造管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导线工装,通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导线工装,其用来安装绕有线束的筒体且对线束进行导线作业,该多功能导线工装包括:移动支架,其包括平衡底圈梁及竖立固定在其上的安装支柱,在安装支柱的前后壁上均设有多个安装位,安装位上下错位排列;以及多个转动轴,其对应安装在安装位,转动轴的两端部分别用来安装不同的筒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支柱为两根,安装位为同时固设在两根安装支柱的前后壁的安装板,且在安装板的下端与安装支柱对应部位均设有支撑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分别安装有轴承,转动轴同时安装在两个轴承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防脱螺母,且转动轴靠近轴承内侧的部位分别设有定位螺母。
上述技术方案中,平衡底圈梁为矩形框架,在框架的四角处分别设有移动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在前端的移动轮为定向轮,设在后端的移动轮为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移动支架上设置安装支柱,而安装支柱上可以设有不同的转动轴用来安装不同规格的筒体,筒体可以在转动轴上均匀旋转,保证绕线松紧一致,确保电机修复质量,而且减轻体力,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导线工装的左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导线工装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示出平衡底圈梁的结构。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1-平衡底圈梁,12-定向轮,13-万向轮,14-安装板,15-支承板,16-安装支柱,17-底面板,18-主支承梁,19-轮子夹紧板,21–转轴,22—轴承座,23-轴承,24-防脱螺母,25-定位螺母,3-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导线工装可以为修复电机所需铜线的绕线提供稳固支撑,该多功能导线工装包括移动支架(未标记)以及多个转动轴21,移动支架包括平衡底圈梁11(参见图3)及竖立固定在其上的安装支柱16,在安装支柱16的前后壁上均设有多个安装位(未标记),安装位上下错位排列。多个转动轴21对应安装在安装位,转动轴21的两端部分别用来安装不同的筒体。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安装支柱16为两根,安装位为同时固设在两根安装支柱16的前后壁的安装板14,且在安装板14的下端与安装支柱16对应部位焊接支撑板15,支撑板15为三角形,起到加固作用。安装板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座22,轴承座22内分别安装有轴承23,转动轴21同时安装在两个轴承23内,转动灵活,两个轴承同时对转动轴21提供滚动支撑,可以保持平稳转动。转动轴21的两端分别设有防脱螺母24,且转动轴21靠近轴承23内侧的部位分别设有定位螺母25。
具体地,平衡底圈梁11为矩形框架,框架由槽钢焊接而成,在框架的四角处分别设有移动轮,移动轮的两边设有轮子夹紧板19,以免松动,影响运行,设在前端的移动轮为定向轮12,设在后端的移动轮为万向轮13,确保移动轻便,提高效率,定向轮、万向轮有承重的作用,以便承受修复电机所需铜线的重量。在平衡底圈梁11的纵向中间位置安装主支承梁18,主支承梁18的上面焊接底面板17(参见图3),在底面板17上焊接安装支柱16,安装支柱16可以选择两条槽钢。上述轴承座22通过紧固螺钉26安装在安装板14上,轴承23采用耐磨的UC207,转动轴21通过2个轴承座22间距的受力,确保安装在转动轴21的两端的筒体转动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5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电机笼形定子扇形片内压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交流变频牵引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