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5688.1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娟;杨成丽;付伟;冯洪成;丁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医用 口罩 气体 交换 压力 差值 试样 夹持 装置 | ||
1.一种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夹头(1)、定夹头座(2)、动夹头(3)、动夹头座(6)和夹紧器(8),定夹头(1)固定在定夹头座(2)上,动夹头(3)位于定夹头(1)的正下方,动夹头(3)设置在动夹头座(6)上并可相对于动夹头座(6)往复滑动;动夹头(3)的底端连接夹紧器(8),夹紧器(8)推动动夹头(3)沿动夹头座(6)向上滑动与定夹头(1)夹紧并密闭;定夹头(1)与动夹头(3)内部皆为空腔(10),每个空腔(10)的上、下端皆与外界连通;定夹头座(2)、动夹头座(6)和夹紧器(8)皆设置在固定架(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夹头(1)的空腔上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I(101),空腔下端设有定位空腔I(102),定位空腔I(102)的上端与定夹头(1)的空腔连通,定位空腔I(102)的下端与外界连通;定位空腔I(102)的内径大于动夹头(3)上端的外径;动夹头(3)向上滑动插接在定位空腔I(102)内,动夹头(3)的底端侧面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IV(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夹头(3)上端的外侧设有密封圈(4),动夹头(3)位于定位空腔I(102)内时密封圈(4)与定位空腔I(102)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夹头(1)的空腔上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I(101),空腔下端的外侧设有密封圈(4);动夹头(3)的上端设有定位空腔II(302),定位空腔II(302)的内径大于定夹头(1)下端的外径;定位空腔II(302)的上端与外界连通,定位空腔II(302)的下端与动夹头(3)的空腔连通;动夹头(3)的底端侧面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IV(301);动夹头(3)向 上滑动,定夹头(1)插接在定位空腔II(30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夹头(1)下端的外侧设有密封圈(4),定夹头(1)位于定位空腔II(302)内时密封圈(4)与定位空腔II(302)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夹头(3)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手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夹头(3)与动夹头座(6)之间设有铜套(7),铜套(7)设置在动夹头座(6)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定夹头(1)的侧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气孔11(103),通气孔II(103)外接压力传感器;动夹头(3)的侧面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气孔III(303),通气孔III(303)外接压力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空腔I(102)或定位空腔II(302)的前端机加工有与轴线呈10-20°夹角的锥度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医用口罩气体交换压力差值的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器(8)包括支架(801)、基座(802)、连接杆(803)、曲柄(804)、推拉轴(805)、锁紧螺母(806)、调整高度螺钉(807)和导向套(808),基座(802)通过支架(801)固接在固定架(9)上,推拉轴(805)的上端设有盲孔,调整高度螺钉(807)插接在盲孔内,与推拉轴(805)螺纹连接;锁紧螺母(806)设置在调整高度螺钉(807)下端;导向套(808)设置在基座(802)的上端,推拉轴(805)贯穿导向套(808)后铰接在连 接杆(803)的一端,连接杆(803)的另一端铰接在曲柄(804)中间,曲柄(804)的端部铰接在基座(802)底部,曲柄(804)、连接杆(803)、推拉轴(805)和基座(802)形成四连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56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自动补偿型土壤水分张力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绝缘子污秽度灰密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