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不易变形的钨铜底板固体继电器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4839.1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凯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5/02 | 分类号: | H01H45/02;H01H4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不易 变形 底板 固体 继电器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外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不易变形的钨铜底板固体继电器外壳。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电力设备上的继电器都有继电器外壳。
将继电器芯片安装在继电器外壳内可对继电器芯片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为了安全,继电器外壳内一定会设有陶瓷绝缘片,但是陶瓷绝缘片受挤压或弯折时易变形,而高温时继电器外壳的金属材质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变形从而产生挤压力和弯折力使绝缘片产生裂纹。因此设计一款耐高温不易变形的钨铜底板固体继电器外壳非常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不易变形的钨铜底板固体继电器外壳。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耐高温不易变形的钨铜底板固体继电器外壳,包括钨铜底板、边框、氧化铍绝缘片、过渡片,所述过渡片为钼片,所述氧化铍绝缘片直接烧结在钨铜底板上,所述过渡片烧结在氧化铍绝缘片上,所述边框安装在氧化铍绝缘片四周并烧结在钨铜底板上。
还包括主引线和辅助引线,所述主引线、辅助引线均烧结在边框上并从边框侧面引出。
所述钨铜底板上还设有定位孔。
所述边框为可伐合金材质或无氧铜材质。
所述主引线为四个,所述主引线为TU1无氧铜材质。
所述辅助引线为四个,每个主引线的一侧设有一个辅助引线。
所述主引线和辅助引线与边框的连接处均设有陶瓷绝缘子。
所述钨铜底板的厚度为1.1mm~1.2mm,所述氧化铍绝缘片的厚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对于固体继电器外壳,尤其是对于小尺寸的固体继电器外壳,由于氧化铍绝缘片的线胀系数是6.70~7.50×10-6/℃,钨铜底板的线胀系数是6.30~7.00×10-6/℃,两者线胀系数接近,所以直接烧结在一起时,高温时变形量接近,氧化铍绝缘片不易产生裂纹,从而不易变形,产品的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钨铜底板;2、边框;3、定位孔;4、氧化铍绝缘片;5、过渡片;6、主引线;7、辅助引线;8、陶瓷绝缘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耐高温不易变形的钨铜底板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钨铜底板1、边框2、氧化铍绝缘片4、过渡片5,所述过渡片5为钼片,所述氧化铍绝缘片4直接烧结在钨铜底板1上,所述过渡片5烧结在氧化铍绝缘片4上,所述边框2安装在氧化铍绝缘片4四周并烧结在钨铜底板1上。其中氧化铍绝缘片4采用97%~99%氧化铍(BeO)制成。
还包括主引线6和辅助引线7,所述主引线6、辅助引线7均烧结在边框2上并从边框2侧面引出。
所述钨铜底板1上还设有定位孔3。
所述边框2为可伐合金材质或无氧铜材质。
所述主引线6为四个,所述主引线6为TU1无氧铜材质。所述辅助引线7为四个,每个主引线6的一侧设有一个辅助引线7。可用于与其他电器设备之间的接线。
所述主引线6和辅助引线7与边框2的连接处均设有陶瓷绝缘子8。
所述陶瓷绝缘子8由纯度为92%~96%的氧化铝陶瓷制成,绝缘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
所述钨铜底板1的厚度为1.1mm~1.2mm,所述氧化铍绝缘片4的厚度为1.5mm。此时钨铜底板1与氧化铍绝缘片4使用时绝缘片更加不易产生裂纹,耐高温。氧化铍绝缘片4厚度越大,机械强度越高,因此尽可能将绝缘片设计的厚实一点但要考虑到实际允许设计空间。对于4226型号(在继电器外壳领域统一根据固体继电器外壳的尺寸命名型号)的固体继电器外壳,钨铜底板1的厚度优选1.2mm,所述氧化铍绝缘片4的尺寸为23.00 mm×21.50 mm×1.50mm,厚度为1.5mm,经实验证明,该组合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铍绝缘片4不会产生裂纹。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凯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凯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4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梭子穿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纸机精度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