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把遥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4774.0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坤广 |
主分类号: | B62K23/02 | 分类号: | B62K23/02;H01H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把 遥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器,特别涉及一种车把遥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不断增多,对其附件如车用遥控器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人们对车用遥控器的研究日益增多。
现有技术中用于控制汽车摩托车等的遥控器多是通过设置在遥控器上的按键来实现的,为了实现更多的功能,按键数目日益增加;作为按键数目增加的结果,遥控器具有很差的适用性;并且按键式遥控器的遥控方式不适宜人体本能;并且该按键式遥控器的技术较为复杂,价位相对较高,且有些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宜人体操作本能的车把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把遥控器,该车把遥控器包括托盘和手柄,其中,该车把遥控器还包括固定在托盘上的固定板;手柄与托盘活动连接,并能够相对托盘摆动;手柄接近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相对应的触片,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及触片分别与安装在托盘内的电路相连;当手柄相对托盘摆动,挤压第一触点与触片接触时,触发电路发出左转信号,挤压第二接触点与触片接触时,触发电路发出右转信号。
当操作者向前推某一手柄时,手柄与托盘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使得手柄上的第一触点或第二触点与固定板发生接触,从而触发电路动作发出转向信号;当手柄上的第一触点与固定板接触时产生左转信号,当第二触点与固定板接触时产生右转信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把遥控器,在已有遥控器内的电路的基础上,对触发电路动作方式进行改进,由直接手指按压接触式改为手握手柄类似操纵摩托车的方式进行遥控,通过改变手柄与托盘间夹角以实现挤压来触发转向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把遥控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遥控方式更适宜人体本能。
进一步的改进,该车把遥控器还包括与托盘活动连接的第二手柄;第二手柄包括固定轴和嵌套在固定轴上的旋转柄,旋转柄能相对固定轴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的的改进,所述固定轴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和第三固定轴;该第三固定轴嵌套在旋转柄内,第二固定轴部分嵌套在旋转柄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设有与电路连接的第三触点,第四触点和第五触点,旋转柄上设有与电路连接的触头;当触头与第三触点接触时,触发电路发出前进信号,当触头与第四触点接触时,触发后退信号,当触头与第五触点接触时,不触发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把遥控器中的手柄包括固定轴和嵌套在固定轴上的旋转柄,并且固定轴和旋转柄间可发生相对转动,当手柄的两部分发生相对转动时,旋转柄上的触头可以分别与固定轴上的第三触点,第四触点和地五触点发生接触,触发电路,发出前进后退信号。当触头与第三触点接触时,触发电路发出前进信号,当触头与第四触点接触时,触发后退信号,当触头与第五触点接触时,不触发电路。该操作简单,适宜人体本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手柄和第二手柄与托盘接近的一端还包括手柄端头,该手柄端头与手柄一体成型;手柄端头与固定轴一体成型;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设置在手柄端头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手柄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复位元件。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手柄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复位元件。
优选地,所述复位元件为弹簧。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板和手柄间设有复位元件,该复位元件可将手柄复位到水平位置,这样进一步减少操作步骤。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托盘上还设有转动销,本发明所述的活动连接为通过转动销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销来实现活动连接,这样使手柄相对托盘的摆动及旋转更加灵活。
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触头为簧片触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把遥控器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车把遥控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并且该车把遥控器通过推拉和旋转即可实现控制车辆的左右转向及前进后退操作命令,没有繁琐的操作按键,遥控方式更加适宜人体本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车把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车把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所述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面图;
图5为图3的B-B向剖面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坤广,未经张坤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4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耗能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墙壁插座扩展与排插的模块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