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煎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4565.6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玲;乔蕾;刘志杰;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玲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煎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煎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煎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用药最常用的剂型,但汤剂的煎煮方法及其用具多以敞口砂锅煎煮为主,这种方法使得中药中易挥发成份损失掉,即便砂锅是不敞口的,某些中药有效成份仍会通过气孔或砂锅嘴泄露出去,造成汤剂质量不稳定,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再有,现有的砂锅容易煎糊、容易溢出且滤渣较多,在实际应用中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煎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煎药砂锅煎药时有效成份易挥发、容易煎糊、容易溢出且滤渣较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煎药装置,包括锅体、与所述锅体密封连接的锅盖,所述锅体内腔下部设有网板,还包括带盖滤筒、冷凝器、循环泵,所述锅盖为呈圆锥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绕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冷凝器、循环泵顺序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循环进水端连接;所述滤筒开口处外边缘设有多个对称的凸缘;所述锅盖顶部设有通气孔;所述锅体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有阀门I。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循环管紧密排列。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处设有阀门II。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锅盖的上部设有拉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盖及水冷却结构,能防止部分中药成份的挥发,提高药物有效成份利用率,节省药材,同时防止药液溢出;滤筒及网板结构,可防止煎糊,减少滤渣;出液口置于锅体下端,方便药液倒出同时易于清洗锅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煎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锅盖,3.网板,4.滤筒,5.冷凝器,6.循环泵,7.循环管,8.出水端,9.循环进水端,10.进水端,11.出液口,12.阀门I,13.阀门II,14.凸缘,15.通气孔,1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煎药装置,包括锅体1、与所述锅体密封连接的锅盖2,所述锅体1内腔下部设有网板3,还包括带盖滤筒4、冷凝器5、循环泵6,所述锅盖2为呈圆锥状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绕有循环管7,所述循环管7、冷凝器5、循环泵6顺序连接,所述循环管7的出水端8与所述循环泵6的循环进水端9连接;所述滤筒4开口处外边缘设有多个对称的凸缘14,防止滤筒(内装中药材)与锅体内壁接触;所述锅盖2顶部设有通气孔15;所述锅体1下部设有出液口11,所述出液口11处设有阀门I12;所述循环管7紧密排列,冷却效果好;所述循环泵6的进水端10处设有阀门II13;所述锅盖2的上部设有拉环16,方便锅盖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诊所、集体、中小医院,操作简单方便,功能多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玲,未经张春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4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地形车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一种轻便组装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