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923.X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2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江骏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超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借助 移动 互联网 智能 门禁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和学校一般都需要对人员的到达时间进行考勤,而现有的考勤方法:一是靠人工进行考勤,这样的考勤方式其效率比较低,而且也易出现考勤的疏漏,给管理上造成不利。另一种考勤方式是通过打卡来完成,这种门禁管理系统一般包括用于读取电子标签的数据读取装置、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数据读取装置的读取数据并上传给控制终端的数据存储装置、保存持卡人员的身份识别数据的电子标签、用于将持卡人员的身份识别数据写入电子标签的电子标签发行装置和控制终端。其中,数据读取装置和数据存储装置连接,控制终端分别与电子标签发行装置和数据存储装置连接。当较多的电子标签同时出现时,准确率较低;同时没有对持卡人员(企业员工或学生)的所处位置的定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门禁管理系统的数据读取存在的不足,即当较多的电子标签同时出现时,能准确读取人员的考勤记录,并能精确地对持卡人员的位置进行定位管理。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发行装置、远距离读头、门禁控制器、系统服务器和手持移动终端,远距离读头与门禁控制器连接,系统服务器分别与门禁控制器和电子标签发行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采用远距离无线接口与远距离读头信号连接;手持移动设备安装有查询客户端APP,手持移动设备通过移动网络与系统服务器信号连接。
所述远距离读头由门禁控制器设置为入方向属性和出方向属性。
所述电子标签发行装置实现电子标签的授权发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远距离读头可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的信息,且准确率高;持卡人员所处位置能准确定位。本实用新型通过GPS定位与基站坐标位置定位辅助方式定位,其中GPS定位精度在5米以内;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应用基站坐标位置进行定位,其定位精度为100米以内。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1.系统服务器,2.门禁控制器,3.远距离读头,4.电子标签,5.电子标签发行装置,6.定位模块,7.手持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借助移动互联网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包括电子标签4、电子标签发行装置5、远距离读头3、门禁控制器2、系统服务器1和手持移动终端7,远距离读头3与门禁控制器2连接,系统服务器1分别与门禁控制器2和电子标签发行装置5连接,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4采用远距离无线接口与远距离读头3信号连接;手持移动设备7安装有查询客户端APP,手持移动设备7通过移动网络与系统服务器信号1连接。
所述远距离读头3由门禁控制器2设置为入方向属性和出方向属性。
所述电子标签发行装置5实现电子标签4的授权发行。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的学校门控管理的较佳实施方式,在学生的手持移动设备7安装查询客户端APP,电子标签4设置在手持移动设备7上。电子标签4当路过远距离读头3时,远距离读头3可自动读取该学生的信息,并将读取到的信息通过门禁控制器2上传至系统服务器1并存储于系统服务器1中,系统服务器1可将存储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相关人员,并生成事件记录汇总各类信息成报表,且同时将信息发送给手持移动设备7。对于手持移动设备7上的定位模块6,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如GSM 网)可获取手持移动设备7用户的位置信息。在MAS机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定位的业务。当学生遇见紧急情况需向监护人求救时,通过电子标签4上的SOS按键按下2秒后,向后台系统服务器1发送求救短信并附带定位信息,后台系统服务器1信息发给手持移动设备7。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对学生所处位置有定位功能。根据基站的密度来决定定位模块6的定位的精度,一般定位精度约为1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超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超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