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活化给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791.0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绍甫;李绍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威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16 | 分类号: | B65G27/16;B65G4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白洁 |
地址: | 453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活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活化给煤机。
背景技术
当煤料处理量较大且仓压大时,国内生产的振动给煤机难以有效进行振动给煤作业,而美国GK公司设计制造的UC活化给煤机是一种新型的给煤设备,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因此在最近几年被我国引进并投入煤炭、电力、散装码头、化工厂等行业的煤仓下应用,有效地解决湿煤、粘煤的起拱、堵仓等问题。但是在UC活化给煤机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
1)需配备有气站,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2)振动电机与槽体间的联接用钢弹簧易断裂,必须更换外购进口的钢弹簧,每只钢弹簧费用约7000元,再次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活化给煤机,对现有的UC活化给煤机进行合理地结构改进,提高活化给煤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活化给煤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给料槽体,所述给料槽体与激振器连接,激振器与电机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UC活化给煤机的给料槽体通过联接用钢弹簧与振动电机连接,而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激振器直接与给料槽体连接,电机传动动力于激振器,激振器带动给料槽体振动给煤作用。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的UC活化给煤机的亚共振形式改为过共振形式,在保证振动给煤作业效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活化给煤机的生产和维修成本。
优选的,所述的激振器通过万向联轴器与电机连接。
万向联轴器的设置使用,可缓冲给料槽体的横向振动幅值。
优选的,所述的给料槽体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给料槽体的进、出料口皆通过法兰分别与进、出口落煤管连接,出口落煤管下方安装有皮带输送机。
优选的,所述的给料槽体通过弹簧与机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一侧设有平台,平台与爬梯连接。
平台和爬梯的设计,方便工作人员观测给煤机的工作状况及维修。
优选的,所述的进、出口落煤管与给料槽体通过密封皮联接。
密封皮的设计,防止进、出口落煤管与给料槽体之间的粉尘煤料逸散,污染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激振器与给料槽体直接连接,除去现有技术中UC活化给煤机在水平方向设置的钢弹簧,降低了活化给煤机的制备和维修成本,同时,缩短了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时耗;
2)本实用新型体积减小,节约空间,在水平方向大约缩短1500mm,减少企业的建设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活化给煤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方通过弹簧2与给料槽体3连接,给料槽体3与激振器4连接,激振器4通过万向联轴器13与电机12连接,给料槽体3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给料槽体3的进料口处焊接有第一法兰5,第一法兰5与进口落煤管8连接,进口落煤管8与煤仓7连接,给料槽体3的出料口处螺纹连接有第二法兰10,第二法兰10与出口落煤管9连接,出口落煤管9下方安装皮带输送机11,机架1一侧设有平台14,平台14与爬梯15连接。所述的进口落煤管8和出口落煤管9与给料槽体3通过密封皮6联接。
工作时,电机12启动,通过万向联轴器13传递于激振器4,激振器4带动给料槽体3振动,煤仓7内的煤料通过进口落煤管8进入给料槽体3中,并在给料槽体3的振动下,从出口落煤管9中排至皮带输送机11上。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15来至平台14,对给煤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观测或对其进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威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威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瓶盖半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自调节再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