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挖孔灌注桩硬质岩层入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527.7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威;牛小平;侯海英;史永恒;张彦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1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灌注 硬质 岩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书灌注桩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硬质岩层入岩结构。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为圆形,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爆扩灌注桩等。
在人工挖孔灌注桩开挖施工过程中,桩基开挖到坚硬的岩层时,通常采用风镐破碎或爆破的方法进行岩层破除。但是在遇到非常坚硬的岩层时,风镐掘进速度慢,效率非常低。如果遇到周边环境复杂时,则不宜使用爆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人工挖孔灌注桩开挖施工过程中风镐掘进速度慢,爆破方法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硬质岩层入岩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硬质岩层入岩结构,包括水钻机和灌注桩,所述的水钻机设置在灌注桩内,水钻机顶部设有方木,方木和水钻机之间设有垫块,方木两侧上部与灌注桩的护壁顶撑。
所述的水钻机的底座采用长度为200mm的160×63×6.5型号的槽钢,并采用木楔支垫平整。该底座用于确保水钻固定后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机具简单、施工操作安全方便。
2)造价低、质量可靠,桩底易清理、单桩承载力比较高。
3)施工无噪音、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护壁,2-方木,3-垫块,4-水钻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硬质岩层入岩结构,包括水钻机4和灌注桩,所述的水钻机4设置在灌注桩内,水钻机4顶部设有方木2,方木2和水钻机4之间设有垫块3,方木2两侧上部与灌注桩的护壁1顶撑。
所述的水钻机4的底座采用长度为200mm的160×63×6.5型号的槽钢,并采用木楔支垫平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水钻机在钻孔之前,首先对其进行固定。固定水钻时要求底座采用木楔支垫平整,顶部使用方木顶撑横向并排顶于水钻机上部,在护壁上进行顶撑,支撑处要求必须顶紧。检查支撑稳固可靠后,方可开钻。
水钻开钻时要紧贴桩护壁的外沿进行钻取,先钻外圈后钻里圈。钻取的岩石及时运出桩井。钻齿磨损后要及时根据钻头磨损程度及时更换。在钻到一定深度后,可通过使用风镐打入钻缝,可将岩体打折。水钻在钻岩过程中,在井底设置小水泵,给钻机供水。
水钻机具体参数
⑴ 水钻钻孔直径150mm;
⑵ 钻孔深度300mm;
⑶ 动力头转速1440rmp;
⑷ 动力头功率:4KW;
⑸ 转速度:820m。
水钻钻桶太高操作过程中不平衡,且由于遇到的砂岩层含有石英等物质,岩体较为坚硬,600mm水钻在试验过程中,钻到250mm~320mm深度时,钻齿就已磨损。桩底空间狭窄,600mm高钻桶不易操作,要达到设计要求的500mm入岩深度,需二次钻芯。所以在减小钻直径后,在钻到一定深度后,可通过使用剔杖,打入钻缝,可将岩体打折。钻齿磨损量减小,增加钻桶的使用次数,降低成本。所以将600桶高,改为较易控制稳定的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