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计算机音量硬件限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510.1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G3/00 | 分类号: | H03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计算机 音量 硬件 限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音量限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计算机音量硬件限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网络接入带宽的增大,计算机视听类多媒体类应用越来越普及,大音量长时间的聆听多媒体应用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损伤人们的听力,尤其是对还在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一个高精度的计算机音量限制装置是很有应用前景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计算机音量硬件限制装置,对计算机音量进行硬件限制,避免长时间音量过大对听力造成不可逆损伤,无交流纹波干扰,限制大小可分左右声道分别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高精度计算机音量硬件限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三端稳压芯片、第二三端稳压芯片、第一精密运放、第二精密运放、第三精密运放,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串联;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串联中间节点接第一三端稳压芯片与第二三端稳压芯片的2脚;第一电池正极接第一三端稳压芯片的1脚,第二电池负极接第二三端稳压芯片的1脚;第一三端稳压芯片的3脚接第一精密运放、第二精密运放、第三精密运放的7脚,第二三端稳压芯片的3脚接第一三端稳压芯片的3脚接第一精密运放、第二精密运放、第三精密运放的4脚,第一滑动变阻器串接第一电阻接第一精密运放的6脚与2脚,第二滑动变阻器串接第三电阻接第二精密运放的6脚与2脚,第七电阻串接第五电阻接第三精密运放的6脚与2脚,第一精密运放的3脚接第二电阻至第一三端稳压芯片的2脚,第二精密运放U4的3脚接第四电阻至第一三端稳压芯片的2脚,第三精密运放的3脚接第六电阻至第一三端稳压芯片的2脚。
所述的第一精密运放、第二精密运放、第三精密运放均采用精密运放OP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无交流纹波干扰,限制大小可分左右声道分别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高精度计算机音量硬件限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池BT1、第二电池BT2、第一三端稳压芯片U1、第二三端稳压芯片U2、第一精密运放U3、第二精密运放U4、第三精密运放U5,第一电池BT1与第二电池BT2串联;第一电池BT1与第二电池BT2串联中间节点接第一三端稳压芯片U1与第二三端稳压芯片U2的2脚;第一电池BT1正极接第一三端稳压芯片U1的1脚,第二电池BT2负极接第二三端稳压芯片U2的1脚;第一三端稳压芯片U1的3脚接第一精密运放U3、第二精密运放U4、第三精密运放U5的7脚,第二三端稳压芯片U2的3脚接第一三端稳压芯片U1的3脚接第一精密运放U3、第二精密运放U4、第三精密运放U5的4脚,第一滑动变阻器RF1串接第一电阻R11接第一精密运放U3的6脚与2脚,第二滑动变阻器RF2串接第三电阻R21接第二精密运放U4的6脚与2脚,第七电阻RD串接第五电阻R31接第三精密运放U5的6脚与2脚,第一精密运放U3的3脚接第二电阻R12至第一三端稳压芯片U1的2脚,第二精密运放U4的3脚接第四电阻R22至第一三端稳压芯片U1的2脚,第三精密运放U5的3脚接第六电阻R32至第一三端稳压芯片U1的2脚。
所述的第一精密运放U3、第二精密运放U4、第三精密运放U5均采用精密运放OP07。
本具体实施方式系统采用可充电式电池组供电,经过三端稳压芯片7805与7905为装置提供正负5V电源支持,音量限制部分采用三片精密运算放大器OP07组成,两个OP07搭建成反向比例运算电路倍率为-Rf/R;通过两个OP07分别对两个声道进行比例运算,Rf/R小于等于一,即对音量波形进行衰减,此时波形幅度被限制但是波形反向,于是将两个波形混叠后,对波形进行比例为1的倒向,即利用OP07搭建成为RF=R的比例为-1的反向比例运算电路,这样就可以达到对波形幅度进行衰减,且波形与原波形同向。
实施例1:不对音量进行限制时,电位器调整到最大值,使得RF1/R11与RF2/RF12均为1,最终输出最大音量为计算机音量。
实施例2:对音量进行限制,通过调节电位器,即调节RF1/R11与RF2/R12的比例,限制最大音量波形幅度,最终输出最大音量为设定音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