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加压恒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437.8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严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洛克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5/01 | 分类号: | G05D15/0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加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加压恒压装置,适用于样品的加压。
背景技术
压力技术及各种产生压力的仪器装置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特种材料、军用及民用领域如起重机械、游乐设施、防爆电器等。对压力控制技术(如按照设定程序使得压力装置自动加压、减压或保持恒定压力)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典型的压力控制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将被测压力转换为其它便于利用的信号(如电流、电压、转角等)并将其传递给微机控制器。微机控制器将反映压力的信号值与预定压力值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并传递给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通过控制压力调节器,按照消除偏差的方向改变被测压力,最终实现自动加压、减压或保持恒定压力的过程。目前,很多压力装置的控制方式并不是自动化的,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人工方式。一方面这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造成了人力浪费;另一方面结果往往并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加压恒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能适应不同类型压力装置的自动加压、减压和保持恒定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加压恒压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与伺服电机的转轴轴接的减速机,还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轴,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均设置在顶板上,底板上固定有施压油缸,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丝杆轴接,丝杆上套设有螺母,螺母通过连接块与施压油缸的活塞端连接,螺母和连接块均固定在活动板上,活动板套设在导向轴上,施压油缸的出油口通过连接管与受压油缸的进油口连接,受压油缸设置在固定支架底部且活塞端与下压头连接,固定支架的中部设置有托盘,托盘开设有可供下压头穿过的孔,托盘上还放置有样品室,固定支架顶部还设置有上压头。
如上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支柱连接,托盘固定在固定支柱上,受压油缸固定在下固定板上,上压头固定在上固定板底部,样品室放置于托盘上。
如上所述的施压油缸的出油口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可以按照预定的程序控制压力装置自动加压、减压或保持压力恒定。精度高的同时,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没有延时效应;
3、可以长时间无人值守自动化操作,彻底解放劳动力,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减速机;3-顶板;4-六角螺母;5-导向轴;6-滚珠丝杠副;601-丝杆;602-螺母;7-活动板;8-连接块;9-固定支柱;10-施压油缸;11-底板;12-压力传感器;13-连接管;14-受压油缸;15-下压头;16-样品室;17-上压头;18-托盘;19-上固定板;20-下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加压恒压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减速机2、滚珠丝杠副6、施压油缸10、受压油缸14、压力传感器12。采用伺服电机1为动力源,伺服电机通过螺钉与减速机2固定,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滚珠丝杠副6的丝杆601连接,减速机同时通过螺栓固定在顶板3上;顶板3与底板11通过导向轴5及螺母固定。施压油缸10放置在底板11上,施压油缸10的活塞端与滚珠丝杠副6的螺母602通过连接块8连接;连接块8与滚珠丝杠副6的螺母602通过螺钉固定在活动板7上;施压油缸10与受压油缸14通过连接管13相连,施压油缸10的出油口处接有压力传感器12;受压油缸14放置在底板上,下压头15通过螺钉与受压油缸14的活塞端相连,上压头17通过螺钉与顶板相连,样品室16放置在上压头与下压头之间的托盘1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洛克泰克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洛克泰克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陪驾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摆动式伸缩支腿装置及集装箱侧面自装卸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