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可升降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2044.7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1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黄毫春;刘传杰;谭耀武;陈锦龙;吴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36 | 分类号: | F21V2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升降 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可升降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夜间施工所设置的照明灯架主要是搭设钢管灯架,此类钢管灯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拆装过程繁琐,普通钢管灯架需要大量钢管及扣件,其搭设及拆卸的过程极为繁琐,费工、费事;二、钢管灯架移动不便,施工现场需要移动钢管灯架位置时,只能用吊车或者将其拆卸再搭设,移动非常不方便;三、灯架高度不可调,不能适应现场变化;四、普通钢管搭设灯架占场地,影响施工。五、钢管搭设灯架不美观,影响施工现场形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移动式可升降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可升降灯架,其包括底座、套杆、灯杆、两连接件和若干配重块;
该底座包括上框架、下底板、四支撑杆和两横杆;四支撑杆分别连接于该上框架和该下底板之间,且四支撑杆均匀间隔分布,其中一横杆连接于该上框架的两相对端部之间,另一横杆连接于该上框架的另两相对端部之间,两横杆相交部位构成一支撑结点;该套杆为中空且上端开口的直杆,该套杆的下端安装于该底座的支撑结点上,该灯杆的上端用于安装照明灯;该灯杆的两相对侧壁各开设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装配通孔;该灯杆可拆卸地插装于该套杆内,两连接件分别用于可拆卸地插装于该套杆的两相对安装通孔和该灯杆的其中两相对装配通孔;若干配重块可拆除地安装于该底座的下底板上。
进一步地,该底座还包括四加强杆,每两相邻支撑杆的中部之间连接一加强杆。
进一步地,该底座为由钢筋焊制而成的组件。
进一步地,该连接件为螺栓。
进一步地,每一配重块为混凝土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实用新型可调节灯杆的高度并用连接件进行固定,能适应施工现场条件变化,实用性强。需要移动时可卸掉配重铁,将灯架与配重铁分开移动,非常轻便、节约材料、移动方便、安全和灵活实用。以达到适应施工现场条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可升降灯架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移动式可升降灯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可升降灯架,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底座6、套杆4、灯杆2、两连接件8和若干配重块7。
该底座6包括上框架61、下底板62、四支撑杆63、四加强杆64和两横杆65。四支撑杆63分别连接于该上框架61和该下底板62之间,且四支撑杆63均匀间隔分布。每两相邻支撑杆63的中部之间连接一加强杆64。其中一横杆65连接于该上框架61的两相对端部之间,另一横杆65连接于该上框架61的另两相对端部之间,两横杆65相交部位构成一支撑结点。本实施例中,该底座6为由钢筋焊制而成的组件。
该套杆4为中空且上端开口的直杆,该套杆4的下端安装于该底座6的支撑结点上。该套杆4的上端侧壁开设两相对的安装通孔。
该灯杆2的上端用于安装照明灯。该灯杆2的两相对侧壁各开设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装配通孔。该灯杆2可上下移动地插装于该套杆4内,以通过升降灯杆2来调节照明灯的高度,两连接件分别用于可拆卸地插装于该套杆的两相对安装通孔和该灯杆2的其中两相对装配通孔,从而将调节好高度后的灯杆2固定于该套杆4上。
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为螺栓。
若干配重块7可拆除地安装于该底座6的下底板62上。本实施例中,每一配重块7为混凝土块。
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灯杆的高度并用连接件进行固定,能适应施工现场条件变化,实用性强。需要移动时可卸掉配重铁,将灯架与配重铁分开移动,非常轻便、节约材料、移动方便、安全和灵活实用。以达到适应施工现场条件的效果。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2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同时输出两路不同水温的冷水机
- 下一篇:皮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