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碟片播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950.5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甘海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海花 |
主分类号: | G11B7/121 | 分类号: | G11B7/12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碟片 播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媒体播放设备,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碟片播放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时下人们生活中的娱乐产品也随之现代化。从早些年的便携式CD随身听到后来的便携式数字随身听这些无疑都丰富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此外近些年来,碟片播放器如可支持CD、DVD播放的碟片播放器等也得到了普及,其中DVD碟片播放机还可在声音的基础上还能显示画面更加方便。
然而,上述播放产品大多处于随身便携考虑采用的是连接耳机的外放方式,少数播放设备虽然也配备有可外放喇叭,但其大多音量有限。究其原因一来以往播放设备的外放喇叭设计上不作为主要发声器件设置,二来对于部分碟片播放器而言,采用大音量喇叭意味着喇叭的体积会增加,大功率喇叭工作中由于鼓膜的运动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及鼓风,特别是对于有光头类的播放器而言会影响其工作稳定性与效果。但时下随着人们娱乐活动范围的增加,如近些年时兴的广场舞等,使用者往往需要便携的将此类多功能碟片播放器携带外出后在外进行高品质、大音量的使用。
此外,现有碟片播放机结构上通常光头是安装在设置碟片舱盖的底壳上的,而由于光头运作的需求,其不宜采用固定的安装结构,而只能采用定位柱活动套接的结构,因此光头与碟片舱盖一同设置在底壳容易在用户操作放入碟片时不小心挤压到光头进而导致其在外力作用下沿套接方向活动从而导致光头偏移的问题。
因此时下对碟片播放器效果、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配备大功率喇叭并可稳定工作的多媒体播放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碟片播放器,它包括面板、底壳、喇叭及光头,它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光头与喇叭设置于面板与底壳中;所述光头外设置有防护罩与所述喇叭隔离;
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罩与面板对应设有螺柱与螺孔,防护罩通过螺丝由螺柱至螺孔连接于面板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罩于底壳相对一侧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光头固定柱,于光头定位柱之间设置有凸条,光头定位柱外侧设置有电池挡板;
上述结构中,它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呈条状,其中部与电池外尺寸相适配,两端与防护罩相连;
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罩包括基板,基板四周设有边壁,边壁围绕基板形成容置腔;
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罩的边壁上设有线孔及排线孔;
上述结构中,所述防护罩对应面板一侧设有内凹的让位部;
上述结构中,所述底壳对应光头设有可开闭的碟片舱盖,碟片舱盖枢接于底壳安装防护罩与喇叭之间;它还包括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盖设于喇叭与防护罩之间的底壳枢接碟片舱盖处;
上述结构中,所述喇叭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底壳上开设有散热孔;
上述结构中,它还包括显示屏、按键、主板及按键板;所述显示屏固定于面板内侧,面板上对应设置有窗口,面板于显示屏至少两边设置按键孔,所述按键对应按键孔设置于面板内侧,于一边按键上对应设置有主板,其余边按键设有按键板;所述防护罩于显示屏后侧设置,其边缘与面板相连。
相比于常见的碟片播放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设一个防护罩,将内部的光头保护并于喇叭所处空间隔离开来,从而避免了采用大功率喇叭时由于喇叭工作带来的鼓风振动光头的影响。此外通过将防护罩安装在面板的结构使得使用者在操作放入碟片时即使不慎挤压到光头,光头会将受到的挤压传递到套接的防护罩上,避免了光头偏移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壳及其上安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壳及其上安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与防护罩配合结构示意图。
1-面板;2-底壳;3-显示屏;4-按键;5-主板;6-按键板;7-防护罩;8-光头;9-喇叭;10-隔离罩;11-电池;12-固定架;21-碟片舱盖;22-散热孔;71-光头固定柱;72-电池挡板;73-凸条;74-线孔;75-螺柱;76-让位部;77-排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海花,未经甘海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凝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