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盒机气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680.8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9/00 | 分类号: | F24F9/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盒机气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盒机气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IMA装盒机粉尘控制的装盒机气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速装盒机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由于纸盒本身带有切割后遗留的粉尘,加上纸盒在打开锁合过程中与机械部件的摩擦,也会产生大量粉尘,所有这些粉尘漂浮在装盒机腔体内,如不加以适当控制,势必对易受粉尘影响的真空吸盒单元及药板插入单元带来负面影响。
药板插入单元中间使用大量胶木或线轴承,粉尘进入后导致插入单元阻尼明显增大,对于中高速装盒机速度达到300盒/分钟时,该阻尼很可能导致过载保护机构动作,触发设备停机,需要操作人员每天花费相当时间彻底清洁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曾经考虑过利用真空吸尘器对粉尘进行吸除控制,但由于常规吸尘器真空能力很有限,只能在近距离范围有一定效果,而产尘的范围较大;同时吸尘器噪音非常大,现场使用不合适。
现有设计的缺陷或不足:
(1)推手导轨由于粉尘阻力导致频繁过载保护动作停机。
(2)影响生产线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盒机气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为解决此粉尘影响,这里提出了一个较为经济的解决方案:即通过设计加工一套气幕装置,通过设备配属的压缩空气,适当调节气压,利用此装置产生的气幕屏障来把粉尘区域与如上提到的关键区域进行较好隔离。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装盒机气幕,其特征在于:机器墙板将工作区分为推手机械运转区和产品装盒区,所述机器墙板上设置墙洞区,气幕喷管与墙洞区固定连接,所述推手部分设置于推手机械运转区内。
其中,所述推手部分沿着气幕喷管的轴向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气幕喷管设置进入口、出水口、喷水孔。
进一步,所述气幕喷管内设置的内壁螺纹,所述内壁螺纹的螺距为5~10mm。
进一步,所述气幕喷管外通过立柱与墙洞区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气幕喷管外设置支架。
进一步,所述气幕喷管的长度为840mm,直径为12mm,管壁厚度为2mm。
进一步,所述进入口的长度为20mm,所述出水口的长度为20mm。
进一步,所述喷水孔的孔径为2mm,喷水孔的孔间距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幕喷管,气幕喷管其内部设置内壁螺纹,瞬间增大水压。
2、本实用新型降低推手过载故障发生频率,减少停机时间。
3、本实用新型减少操作员工频繁处理推手过载工作疲劳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的气幕喷管的结构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例中的气幕喷管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机器墙板100、推手机械运转区200、产品装盒区300、推手部分400、墙洞区500、气幕喷管600、进入口610、出水口620、喷水孔630、内壁螺纹640、支架650、立柱6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装盒机气幕具体安装连接方法或结构参看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为气幕喷管加工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装盒机气幕,机器墙板100将工作区分为推手机械运转区200和产品装盒区300。
机器墙板100上设置墙洞区500,推手部分400设置于推手机械运转区200内。
设备运行过程中,说明书和纸盒带来的大量粉尘弥漫在装盒机的产品装盒区300,为避免粉尘大量通过墙洞区500进入推手机械运转区200,。在墙洞区500偏上位置加装气幕喷管,气流斜向左下方,通过此气流的连续循环喷射,可以较好地阻挡粉尘进入推手机械运转区200,进而避免粉尘污染。
推手部分400沿着气幕喷管600的轴向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气幕喷管600设置进入口610、出水口620、喷水孔630。气幕喷管600的长度为840mm,直径为12mm,管壁厚度为2mm。进入口610的长度为20mm,出水口620的长度为20mm。喷水孔630的孔径为2mm,喷水孔630的孔间距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