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通光量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411.1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勇强;李海军;刘辉;刘任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7/02;G02B7/04;G02B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通光量 自动 圈定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视频摄像镜头装置,特别是一种高通光量自动光圈定焦镜头,属于光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推动着安防市场的不断进步。现今随着MPEG-4、H.264等先进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不断成熟,基于IP的网络传输的飞速发展以及数码变焦技术的应用,市场上已推出了一系列两三百万以上的高清摄像机。在网络传输和数码变焦的过程中,视频的清晰度(既分辨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图像解析度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就对最前端的镜头的分辨率要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35mm定焦镜头光路其性能指标比较低,只达到百万像素的分辨率,能与百万像素的CCD或CMOS摄像机适配。但这样的分辨率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高清摄像机的要求了。而且随着百万级像素高分辨率CCD、CMOS图像传感器的不断完善,光电视频监控网络化已越来越普遍;视频摄像系统的性能已由以往对外界景物纯粹的“观看”到现今的“识别和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适应上述的发展趋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视频摄像系统提供一种光学指标高、光学靶面大、分辨率高于三百万像素的高通光量自动光圈定焦镜头,可以与16:9制式1英寸靶面高清晰度的摄像机配套使用,使摄像系统能够实现对景物在高光动态变化范围环境的高清晰度摄像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通光量自动光圈定焦镜头,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自左向右入射方向依次设有前组A、光栏C以及后组B,所述前组A依次设有正月牙透镜A-1、正月牙透镜A-2以及负月牙透镜A-3,所述后组B依次设有由双凹透镜B-1和双凸透镜B-2密接的第一胶合组、负月牙透镜B-3、双凸透镜B-4、由正月牙透镜B-5和负月牙透镜B-6密接的第二胶合组以及正月牙透镜B-7。
进一步的,所述前组A和后组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13.9mm。
进一步的,所述前组A中的正月牙透镜A-1和正月牙透镜A-2之间的空气间隔是0.15mm,所述正月牙透镜A-2和负月牙透镜A-3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3mm。
进一步的,所述后组B中的第一胶合组和负月牙透镜B-3之间的空气间隔是0.2mm,所述负月牙透镜B-3和双凸透镜B-4之间的空气间隔是0.35mm,所述双凸透镜B-4和第二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是0.15mm,所述第二胶合组和正月牙透镜B-7之间的空气间隔是2.61mm。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的机械结构包括前主筒和后主筒,所述前主筒后端与后主筒前端相连接;所述前主筒外侧套设有由前凸轮挡圈挡住并由前锁紧钉锁紧的前凸轮,所述前凸轮、前主筒上各加工有螺旋槽并穿设与前镜座固定连接的前导钉;所述后主筒外侧套设有由后凸轮挡圈挡住并由后锁紧钉锁紧的后凸轮,所述后凸轮、后主筒上各加工有螺旋槽并穿设与后镜座固定连接的后导钉。
进一步的,所述前镜座内依次安装正月牙透镜A-1、正月牙透镜A-2和负月牙透镜A-3并由前压圈压紧,所述正月牙透镜A-1与正月牙透镜A-2之间设置有AB隔圈,所述正月牙透镜A-2与负月牙透镜A-3之间设置有BC隔圈;所述后镜座内依次安装有第一胶合组、负月牙透镜B-3、双凸透镜B-4、第二胶合组和正月牙透镜B-7并由后压圈压紧,所述第一胶合组与负月牙透镜B-3之间设置有EF隔圈,所述负月牙透镜B-3与双凸透镜B-4之间设置有FG隔圈,所述双凸透镜B-4与第二胶合组之间设置有GH隔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选用高折射、低色散的光学玻璃材料,通过计算机光学辅助设计和优化完善地校正了光学镜头的各种像差,使镜头的分辨率高达300万像素,可以与高清晰度的CCD或CMOS摄像机适配,实现高清晰度视频摄像。(2)此系统的畸变小,在1%以下;在成像上减少了监控成像的畸变,对ITS智能识别有很大帮助。(3)此系统的星点图比较理想,都在3.5个um以内,能量比较集中,达到了高分辨率的要求。(4)在结构设计时,既保证镜头的同心度、精度和轴向位置的准确,又尽量使镜头的结构紧凑;又考虑到镜头的实用性,采用了前端“调距”后端微“对焦”结构,避免了镜头的极限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