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多芯屏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0872.7 | 申请日: | 2014-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6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春;彭群;朱立春;王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容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83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多芯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多芯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中,现有技术的多芯屏蔽电缆主要是将多根屏蔽线集中在一个护套内,没有接地线,不利于输电时汽车零部件的接地,另外,在从车身(静止部分)将屏蔽线布线到诸如车门那样的可移动部分的情况下,诸如弯曲和扭转的载荷在每次机械运动时都会施加到部分屏蔽线上。
由于上述原因,出现了下述的复杂的问题,即在构成金属编织层的导线束中产生断线,并且其破损发展成导致电磁屏蔽层的电阻增加(导电率低),从而破坏了屏蔽线的通过特性或者屏蔽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用多芯屏蔽电缆,既能够实现接地保护,又能够提高其屏蔽性能,即使在挤压、弯曲或扭转次数增多时,其屏蔽性能依然良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用多芯屏蔽电缆,包括至少两组屏蔽缆芯,各组屏蔽缆芯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各组屏蔽缆芯外均包覆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且各组屏蔽缆芯均挤包在同一硅胶外护套层中,屏蔽缆芯包括一根中心接地导体和至少三根屏蔽导体,其中中心接地导体由中心地线和包覆在中心地线外的绝缘层构成,屏蔽导体由导电线芯和依次包覆在导电线芯外的绝缘层、内电磁屏蔽编织层、外电磁屏蔽编织层和硅橡胶内护套层构成,屏蔽导体依次均匀排布在中心接地导体外侧,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屏蔽导体之间空隙设有空心弹性填料条,空心弹性填料条的截面为椭圆形,空心弹性填料条的长轴两端分别与中心接地导体和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层相抵靠。
优选的,空心弹性填料条的空心区域截面积占其外圆周截面积的50~80%。
优选的,各组屏蔽缆芯外的硅橡胶外护套层中均设有一圈对应的环形镂空。
优选的,环形镂空为多个均布在硅橡胶外护套层中的三角形孔。
优选的,内电磁屏蔽编织层、外电磁屏蔽编织层均为镀锡铜丝编织层。即使在内电磁屏蔽编织层或外电磁屏蔽编织层的编织铜丝产生断裂时,遭受缺陷的部分也能够通过外电磁屏蔽编织层或内电磁屏蔽编织层的编织铜丝来补偿,即使电缆在挤压、弯曲或扭转次数增多时,其屏蔽性能依然良好。
优选的,硅橡胶内护套层、硅橡胶外护套层所采用的硅橡胶护套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份:聚氯乙烯硅橡胶:80~100份,二氧化硅:10~30份,白炭黑填料:20~40份,硅油润滑剂:10~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阻燃剂:1~5份。通过采用具有高机械强度、高绝缘电阻特性的聚氯乙烯硅橡胶为基体橡胶,基体橡胶中加入二氧化硅、白炭黑填料,提高了硅橡胶护套料的耐磨特性,向基体橡胶中加入硅油润滑剂,硅油润滑剂促使白炭黑填料、二氧化硅与基体橡胶相结合,提高了橡胶护套料的耐挤压特性。
优选的,硅橡胶内护套层、硅橡胶外护套层所采用的硅橡胶护套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成份:聚氯乙烯硅橡胶:88~95份,二氧化硅:15~25份,白炭黑填料:25~35份,硅油润滑剂:12~13份,硅烷偶联剂:3~4份,阻燃剂:2~3份。
本实用新型将屏蔽导体设置在空心弹性填料条之间,当电缆受挤压、弯曲或扭转时,空心弹性填料条因为内部空心使得电缆产生相应的扁形,这样屏蔽导体可以在电缆中发生错位,避免电缆挤压、弯曲或扭转时所产生的作用力对屏蔽电缆的双层电磁屏蔽编织层进行破坏,保证了电缆的屏蔽性能;同时在硅橡胶外护套层中设置有与各组屏蔽缆芯对应的环形镂空,避免电缆受挤压、弯曲或扭转时所产生的力对硅橡胶外护套层进行破坏,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实现汽车多芯屏蔽电缆的接地功能,中心接地导体与电源线的零线相接来实现其接地保护功能;采用内电磁屏蔽编织层、外电磁屏蔽编织层,电缆屏蔽性能得到加强,避免了屏蔽导体对外界产生的干扰和屏蔽导体之间产生的干扰;同时双层的电磁屏蔽编织层降低了编织导线的断裂的概率,大大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用多芯屏蔽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用多芯屏蔽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容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容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