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贴膜装置的顶针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0695.2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2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祥;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鸿富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00 | 分类号: | B32B38/00;B32B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置 顶针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材料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生产导电泡棉时进行贴膜工序的用于贴膜装置的顶针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导电泡棉材料应用领域的逐渐变广,其需求量也逐渐变大,然而目前此类导电泡棉材料的加工制造都是用手工贴膜,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在人工贴膜时易造成定位不准确而贴偏,更是耽误工作效率并影响产品的美观。
另外,现有的用于快速定位的贴膜装置的定位部分是固定的,数量也是固定的,这样的贴膜装置智能由于不能自由地调节定位部分的间距,因此其只能用于加工某一种型号的导电泡棉,例如,在加工尺寸型号较小的贴膜装置上加工较大尺寸型号的导电泡棉就不行,因为会出现不同定位部分上材料相互重叠的现象;基于这样的原因,往往需要重新定制新的贴膜装置来加工这类不同型号的导电泡棉,这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如果不在生产某一型号的导电泡棉材料时,与型号对应的贴膜装置就不会再被使用从而形成巨大的浪费。因此有必要改进这种手工作业的贴膜方式,使其适合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的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贴膜装置的顶针调节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贴膜时不能准确定位和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贴膜装置的顶针调节机构,包括中心设有凹槽区的滑座,所述凹槽区的至少两对边至所述滑座的外壁之间分别设有与所述凹槽区相通的条形孔;多个锁针板,每个所述锁针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丝杆且所述锁针板上还设有带边沿的滑槽,所述多个锁针板置于所述凹槽区内,所述锁针板通过穿过所述条形孔的丝杆以及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滑座连接固定;多个顶针,每个所述顶针包括球形顶部和凸缘底部以及连接所述球形顶部和凸缘底部的螺纹柱,将凸缘底部套接于所述滑槽内并通过所述螺纹柱与第二紧固件的配合来实现所述多个顶针与所述锁针板的垂直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滑座为矩形或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凹槽区位于所述矩形或正方形滑座内且所述凹槽区无条形孔的一侧上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为螺母。
优选地,还包括供套接于所述丝杆上的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条形孔和第一紧固件之间、和/或所述锁紧板与所述条形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球形顶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螺纹柱的直径,这样可以使得用于与所述螺纹柱相配合的螺帽能顺利地穿过所述顶针的球形顶部而旋入螺纹柱。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贴膜装置的顶针调节机构,通过滑座以及和所述滑座相配的锁针板,还有与所述锁针板相配合的顶针,使所述顶针可以在所述锁针板上自由调节,同时所述锁针板也可以在所述滑座上自由调节,所述滑座、锁针板和顶针三者形成一个可调节机构,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贴膜定位固定的局限,可以一机多用,即一台贴膜装置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型号的导电泡棉材料的加工,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贴膜装置的顶针调节机构中锁针板和滑座的结构及装配效果图。
图2显示为图1中C向的所述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贴膜装置的顶针调节机构中顶针与锁针板的机构及装配效果图。
图4显示为图3中D向的所述锁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滑座
11凹槽区
12条形孔
2锁针板
21丝杆
22滑槽
220条口
221边沿
3顶针
31球形顶部
32螺纹柱
33凸缘底部
4第一紧固件
5第二紧固件
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鸿富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鸿富诚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