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CD的通用电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0541.3 | 申请日: | 2014-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锦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川耀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30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cd 通用 电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的电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CD的通用电测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LCD厂测试产品时,测试人员都是根据LCD菲林板曝光之后,形成的导电线条,然后根据导电线条来测试LCD显示效果。现有测试方法存在着部分的缺陷,一款产品就需要一块通用PCB板材,导致通用板浪费很多。而且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曝菲林才能实现测试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材料、成本低及适用范围广的LCD的通用电测板,该电测板可测试多种不同型号款式的LCD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CD的通用电测板,包括用于电连接电测机的接电板和由菲林板曝光后形成的导电PCB板,所述接电板与导电PCB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接电板通过杜邦线与导电PCB板电连接;所述导电PCB板的两末端及接电板上均设有用于选择COM线或SEG线的排针,且每相邻两组排针之间的间距相同。
其中,所述每组排针均由多根纵向平行排放的引针组成,且每相邻两根引针之间的距离相同。
其中,所述每相邻两组排针之间的间距均为2.54mm。
其中,所述杜邦线的一端焊接在接电板上的排针上,所述杜邦线的一端焊接在导电PCB板上的其中一组排针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CD的通用电测板,在导电PCB板的两末端上设置排针,利用排针来选择COM线或是SEG线,在测试时,可以根据产品的SEG线或COM线来调整排针的跳线,以期达到合理的测试效果。该结构的改进,使得该电测板通过排针的选择即可实现多种不同型号LCD产品的测试,即该一个电测板就可以测试多种不同型号的LCD产品,扩大了适用的广泛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一款产品就需要一块通用PCB板材和需要频繁的曝菲林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单通用、节省材料、成本低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CD的通用电测板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接电板 11、导电PCB板
12、杜邦线 13、排针
130、引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LCD的通用电测板,包括用于电连接电测机的接电板10和由菲林板曝光后形成的导电PCB板11,接电板10与导电PCB板11固定连接,且接电板10通过杜邦线12与导电PCB板11电连接;导电PCB板12的两末端及接电板10上均设有用于选择COM线或SEG线的排针13,且每相邻两组排针13之间的间距L相同。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CD的通用电测板,在导电PCB板11的两末端上设置排针13,利用排针13来选择COM线或是SEG线,在测试时,可以根据产品的SEG线或COM线来调整排针13的跳线,以期达到合理的测试效果。该结构的改进,使得该电测板通过排针13的选择即可实现多种不同型号LCD产品的测试,即该一个电测板就可以测试多种不同型号的LCD产品,扩大了适用的广泛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一款产品就需要一块通用PCB板材和需要频繁的曝菲林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简单通用、节省材料、成本低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排针13均由多根纵向平行排放的引针130组成,且每相邻两根引针130之间的距离相同。如在本实施例中,接电板10上引针130之间的距离大于导电PCB板11上引针130之间的距离;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引针130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只要保证每组排针13上相邻两根引针130之间距离相同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形或变换,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组排针13之间的间距L均为2.54mm。即是在制作过程中,将菲林板曝光成排针13的间距L为2.54mm的电测板。当然,每相邻两组排针13之间的间距L并不局限于是2.54mm,只要能保证间距L相同,且只需能对照LCD产品上相应的COM线和SEG的实施方式,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川耀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川耀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0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马达装置以及直流风扇设备
- 下一篇:脸盆废水高效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