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开关绝缘耐压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9962.4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展亚辉;刘明伟;李金广;康兰英;赵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31/14;G01R2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高锡明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开关 绝缘 耐压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汽车开关绝缘耐压性能的装置,属于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开关的绝缘性能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导致开关功能紊乱,《QC/T 198-1995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QC/T 218-1996汽车转向管柱上组合开关技术条件》、《QC/T 628-1999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锁》等汽车开关类试验标准中均对开关的绝缘性能提出了要求,因此,需要对开关的绝缘电阻或耐压进行测试。由于目前还没有专用的汽车开关绝缘耐压测试仪,因此只能采用其它电气设备的耐压测试仪,例如申请号为201220302323.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开关电源的耐压测试装置。但采用其它电气设备的耐压测试仪对汽车开关进行测试时存在以下缺点:
一、绝大部分耐压测试装置只能测试具有两个或三个引脚的开关,对于引脚较多的汽车开关则不适用。
二、同一时刻只能对一组引脚进行耐压测试,测试速度慢,效率较低。
三、现有的耐压测试装置都是利用指示灯显示测试状态,测试出不合格项时,通过观察指示灯的状态进行记录,测试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出现记录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多个开关引脚进行耐压测试的汽车开关绝缘耐压测试仪,以提高汽车开关的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开关绝缘耐压测试仪,构成中包括绝缘耐压测试模块、单片机、按键阵列、显示器以及数量相同的多个正极继电器和多个负极继电器,多个正极继电器和多个负极继电器的控制线圈分别接单片机的不同输出端口;被测汽车开关的多个引脚分别经不同正极继电器的主触点接绝缘耐压测试模块的正极并经不同负极继电器的主触点接绝缘耐压测试模块的负极;所述按键阵列和显示器分别接单片机的不同通信接口,绝缘耐压测试模块的测试信息输出端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口。
上述汽车开关绝缘耐压测试仪,构成中还包括故障定位电路,所述故障定位电路包括两个编码器、与多个负极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反相器和多个短接继电器,第一编码器的每个输入端对应一个正极继电器,并分别经该正极继电器的辅助常开触点和辅助常闭触点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每个反相器的输入端分别经对应负极继电器的辅助常开触点和辅助常闭触点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输出端接第二编码器的一个输入端;两个编码器的输出端分别接单片机的不同输入端口;多个短接继电器的控制线圈接单片机的同一输出端口,它们的常开触点分别并接于多个反相器的两端。
上述汽车开关绝缘耐压测试仪,所述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均设置八个。
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对多个引脚之间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特别适于多引脚汽车开关的绝缘电阻及耐压性能的测试。
故障定位电路用于检测故障引脚的位置,并将信息发送给单片机,实现故障信息的自动记录和显示,在降低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信息记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U1、第一编码器,U2、第二编码器,U3、单片机,U4、绝缘耐压测试模块,KB、按键阵列,LCD、显示器,K、汽车开关,F0~F7、第一反相器~第八反相器,R0.0~R0.7、第一正极继电器~第八正极继电器,R1.0~R1.7、第一负极继电器~第八负极继电器,R2.0~R2.7、第一短接继电器~第八短接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绝缘耐压测试模块U4负责把工频50Hz、220V交流正弦电压转换成直流500V电压(或50Hz正弦交流高压),此电压为汽车开关耐压和绝缘测试所需电压。可通过按键阵列KB对汽车开关测试引脚数进行设置,以进行不同引脚数汽车开关的测试,绝缘耐压测试模块U4输出的电阻值反馈给单片机U3,单片机U3对测试阻值进行记录,通过显示器LCD显示测试结果。下面以8引脚汽车开关为例进行原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9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型圈胶塞的注射器推杆
- 下一篇: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