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除铜始极片上导电棒氧化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9276.7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明;任智顺;王兴林;别良伟;白伟道;刘军;张金文;宋井权;李国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C25C1/1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铜始极片上 导电 氧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清除铜始极片上导电棒氧化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法铜电解生产过程中,铜始极片作为阴极,其包括铜皮、导电棒、吊耳,导电棒材质为铜包钢,其一端搭在电解槽上的导电板上导电,另一端搭在绝缘板上,在较高电流密度下,导电棒极易受热,由于导电棒裸露在电解槽面上,在高酸高温环境下导电棒两端与导电板接触部位极易出现氧化铜层。导电棒虽然经过电铜机组的喷淋装置,但与导电板接触部位的氧化层不能全部得到清除,循环利用入槽后必将增加于导电板的接触电阻,造成导电率降低,槽电压升高,电耗增加,电效降低,影响阴极铜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除铜始极片上导电棒氧化层的简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效果是:
一种清除铜始极片上导电棒氧化层的装置,包括有运输链,该运输链的两端设有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运输链的两侧安装有固定架,该固定架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导电棒清洗刷。
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导电棒清洗刷之间安装有垫衬底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依靠始极片自身的重量与运输链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然后通过安装在运输链两侧的导电棒清洗刷来清除导电棒两端与导电板接触部位氧化层;本实用新型还安装有垫衬底片,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垫衬底片来增高或降低导电棒清洗刷的高度以适应导电棒的位置;所述的导电棒清洗刷为钢丝刷,具有耐磨性、硬度高、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清除导电棒两端与导电板接触部位的氧化层及其他杂质,从而能有效提高导电棒的导电率,降低槽电压,减少电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运输链3,该运输链3的两端设有驱动链轮4和从动链轮5,驱动链轮4上安装有驱动电机,用来驱动运输链运动;所述运输链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该固定架6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垫衬底片7,垫衬底片7用来保证导电棒清洗刷1的高度与运输链3上的始极片2上导电棒同平面;所述垫衬底片7上可拆卸安装导电棒清洗刷1,所述导电棒清洗刷1的头部直向运输链3,用来清除始极片2上导电棒的氧化层及其他杂质;所述的导电棒清洗刷1一般为钢丝刷,使其具有耐磨性、硬度高、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组装好的铜始极片在进入电解槽之前先要经过本实用新型将铜始极片导电棒上的氧化层清除。铜始极片从本实用新型的前端进入,由运输链传送向前运动,始极片导电棒的两端与安装在运输链两侧的导电棒清洗刷接触并产生摩擦,依次来清除清除导电棒两端与导电板接触部位的氧化层及其他杂质,从而能有效提高导电棒的导电率,降低槽电压,减少电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9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