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灸理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8988.7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浚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理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针灸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艾灸理疗器。
背景技术
灸法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用火,久远于针法及其他医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无病而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和抗衰老能力。艾灸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它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或患病部位,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目前使用艾灸的装置有艾灸盒、艾灸棒等,这些艾灸装置在原理是将艾条或艾粒放入其中进行燃烧,使艾条或艾粒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艾灸盒、艾灸棒盒体或棒体传递出来,对特定的穴位进行艾灸治疗,燃烧所产生的烟侧通过艾灸盒、艾灸棒上设置的通风窗进行排放,而这种方式是间接地使用艾条或艾粒,不能通过发挥其中艾等成份的药理作用,与普通的热理疗无明显的差别理疗效果。
专利号为ZL201320079813.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理疗设备,可以使艾条燃烧面的红外线直接作用于体表,通过调温机构可调节灸筒与体表的距离,从而达到调温的目的,方便有效地进行治疗。然而当艾条燃烧了一段时间后,没有弹掉的灰会阻隔热量,造成正面温度不足,降低了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艾灸理疗器。可方便使用,并可充分发挥艾条的药理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艾灸理疗器,包括灸筒及管芯,所述管芯头端具有若干支撑爪与所述灸筒内壁相配合,使管芯与灸筒内壁形成轴线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管芯的头端具有一隔灸网,所述隔灸网凸出所述管芯头端,所述管芯套设于所述灸筒内,还包括内芯,所述内芯可拆卸地嵌入所述管芯中,其外壁与所述管芯外壁紧密贴合。
所述内芯末端设有第一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具有朝向所述内芯内部的回复力,能防止艾粒或艾条掉出。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头端具有由多块弹簧片构成的弹性爪,可以起到卡进艾条或艾粒,当轻转内芯时,能使燃烧后的烟灰与隔灸网摩擦自动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管芯末端设置有第二弹簧片,同样地可以防止内芯掉出。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长于所述管芯。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控制,所述内芯末端带有旋帽,所述旋帽外径大于所述管芯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艾灸理疗器还包括筒盖,所述筒盖两端开有直径不相同的通孔,孔径大的一端盖合在所述灸筒末端,孔径小的一端其内径小于所述内芯旋帽的外径,筒盖盖合在灸筒后所述内芯穿过筒盖插入到管芯之中。
进一步地,所述筒盖开口孔径小的一端带有导烟管。所述导烟管连接上长的软管之后可以将烟气排出室外,避免室内空气混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筒盖也可采用背景技术中所述筒盖对烟气不进行处理自然排放。安装本实用新型带有导烟管后也可通过抽气设备或经净化器净化后再抽出排放。抽气设备可以带有自动清洗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艾灸理疗器还包括纱网,所述纱网设置于调节轴套上,所述调节轴套设置有至少2个限位孔,对应的所述灸筒前端设置有限位块。调节轴套利用所述限位块插入不同的限位孔可以调节理疗器调节纱网与管芯头端的距离,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轴套前端设置有气孔,防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贴近人体皮肤时空气不对流而熄灭。
进一步地,包括一艾灸架,所述艾灸架由底座、万向杆、磁吸头组成,所述万向杆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磁吸头,所述套筒外壁中部设置与所述磁吸头相吸的吸座,所述底座为中空并留有注水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内芯,配合隔灸网可以去除多余的烟灰,使燃烧面的热量直接照射皮肤,同时缩短了艾条露在空气中的长度,降低艾条的燃烧速度,起到降低周围温度的作用,并且节约60%以上的艾条,大大减少燃烧产生的烟气,改进了直接放置艾条的内芯的结构,更加易于清洗,艾灸架底座通过储水方式来增加重量,便于不使用时的搬动且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芯与管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浚,未经李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