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安检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8800.9 | 申请日: | 2014-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杰;李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安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检测危险物品的安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场、车站等对旅客进行智能、快速、可靠的智能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通过公共交通来进行恐怖袭击、贩毒等,对于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安全检查变得尤为重要。
在安检过程中,通常使用金属探测器或化学嗅探器对隐藏在衣服之下或者行李之内的武器、爆炸、毒品等违禁品进行检测。但是,现实存在很多无法通过金属探测器与化学嗅探器探测到的种类众多的违禁品,例如使用陶瓷或者塑料进行制作的武器或者主体使用非铁磁性材料制作的爆炸物不易被发现;因此现在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依然通过安检人员手动进行搜查的方式作为必不可少的安检方法。但是此种方法检查速度慢、不方便、许多乘客都会对此产生反感;而且每一个安检通道都至少配备2名检查人员以及2名安保人员,并且为了保持一定的安检速度,机场、火车站都至少设有十几个安检口、甚至几十个,但是安检效率依然不高,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运营成本。
现有的安检系统还存在其他诸多问题,比如:现有安检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很差,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并且两个安检系统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干扰,使得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另外,现有的安检系统都采用模拟电路以及部分数字电路,使得电路结构较为庞大,因而可靠性较差且不便于运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金属分辨能力强、违禁品检出率较高,并且安检迅速的智能安检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安检系统,包括主控机、金属探测系统、X射线检测系统、报警装置、门禁系统以及通道型安检口;主控机包括主控单片机、通讯电路、主控驱动电路以及监视屏;主控单片机与通讯电路、主控驱动电路、监视屏、报警装置、门禁系统相连;金属探测系统包括金属探测单片机、高频电磁场发射线圈、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金属探测驱动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电路;X射线检测系统包括X射线检测单片机、X射线源、斩波器以及电子信号接收器;金属探测系统以及X射线检测系统都与监视屏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金属探测系统以及X射线监测系统对安检通道上的旅客和行李进行检查,其中金属探测系统中使用高频电磁场发射线圈与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能够检测到更加细小的金属物品;X射线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地探测藏于体内的毒品,一旦检测到违禁品,主控单片机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维持门禁系统的关闭状态。
使用通道型安检口,可以将每一个安检口进行隔离,有效地避免相邻两个安检口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安检的准确率。
作为优选,金属探测系统中的金属探测驱动电路与金属探测单片机相连,金属探测单片机分别与高频电磁场发射线圈、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相连;高频电磁场发射线圈与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平均分布安装于安检通道的垂直平面上;信号处理电路还与监视屏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探测系统中,金属探测驱动电路与金属探测单片机相连,用于驱动金属探测单片机,金属探测单片机分别控制高频电磁场发射线圈、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以及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进行处理,转化为图像信号,传输至监视屏上。并且将高频电磁场发射线圈与高频电磁场接收线圈平均分布地安装于安检通道的垂直平面上,能够较全面地对安检通道上的旅客以及行李进行探测。
作为优选,X射线检测系统中的X射线源与斩波器相连;X射线源安装于调制盘上;斩波器为带有电机的圆盘斩波器;调制盘与电机与X射线检测单片机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检测系统中,将X射线源与斩波器相结合,可将响应的X射线转化为方便处理的电子信号;X射线源安装于调制盘上,可使X射线按照一定的速度旋转扫描;斩波器使用带有电机的圆盘斩波器,通过电机带动斩波器旋转;调制盘与电机与X射线检测单片机相连接,可以通过X射线检测单片机将调制盘与电机的旋转速度保持一致。
作为优选,主控驱动电路还与红外体温探测仪相连接。
红外体温探测仪用于感应即将到达安检口的旅客,并将信号传输给主控驱动电路,启动主控单片机控制金属探测系统与X射线检测系统对旅客以及行李进行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降水量测量量杯
- 下一篇:一种地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心节点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