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耕机制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8696.3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程臻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宏嘉农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耕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或固定构件,具体涉及一种旋耕机制锁结构。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旋耕机重要部分为刀齿,刀齿固定设置于刀轴上,刀轴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旋耕机机架上,两端通过螺母压紧,刀轴在动力源的驱动下旋转。旋耕机使用过程中,刀齿碎土的阻力较大,且地面不平,所以刀轴伴随着强烈的振动,轴承对刀轴上的螺母具有朝外的作用力,容易导致刀轴两端的螺母松动甚至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旋耕机刀轴端部的螺母始终压紧轴承的旋耕机制锁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旋耕机制锁结构,包括机架、轴承、刀轴和螺母,所述轴承固定于机架上,所述刀轴与轴承配合,所述刀轴端部设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纹,其中,所述螺母与轴承之间的刀轴上套设有制锁机构,所述制锁机构包括两个垫圈,所述垫圈一面为锯齿,另一面为斜齿,两个垫圈带斜齿一面相互配合,所述斜齿的斜坡角度大于刀轴端部的螺纹角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使用专用工具将轴承压紧于刀轴上,其中两个垫圈位于螺母与轴承之间的刀轴上,使用旋耕机时,刀轴旋转并带动刀齿旋转,刀齿碎土过程中,由于刀齿碎土的阻力较大,且地面不平,所以刀轴伴随着强烈的振动,此时轴承对垫圈具有朝外的作用力,使刀轴端部的螺母具有松动的趋势,此时两片垫圈带斜齿的一面相对错动,产生抬升张力,由于垫圈带斜齿一面的斜坡角度大于刀轴端部的螺纹角度,所以两个垫圈抬升的距离大于刀轴端部的螺纹抬升的距离,所以有效地将轴承压紧于刀轴上,能防止刀轴两端的螺母松动,保证旋耕机使用的安全。
进一步,所述斜齿的斜坡角度比刀轴端部的螺纹角度大4°~6°,刀轴振动时,刀轴上的轴承产生的抬升张力使两个垫圈抬升的距离大于刀轴螺母的螺纹抬升的距离,这个角度范围能使两个垫圈抬升时接触面受力均匀,防止斜齿面局部受力较大。
进一步,所述垫圈的厚度为2~5mm,刀轴旋转带动刀齿碎土时,振动较强,上述范围厚度的垫圈能起到锁紧的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耕机制锁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旋耕机制锁结构,包括机架、轴承2、刀轴1和螺母4,轴承2固定于机架上,刀轴1与轴承2配合,刀轴1两端均设有与螺母4配合的螺纹11,其中,螺母4与轴承2之间的刀轴1上套设有制锁机构3,制锁机构3包括两个垫圈31,垫圈31一面为锯齿,另一面为斜齿,两个垫圈31带斜齿一面相互配合,斜齿的斜坡角度大于刀轴1端部的螺纹11角度。
本实施例中,斜齿的斜坡角度比刀轴1端部的螺纹11角度大5°,轴承2振动时,产生的抬升张力使两个垫圈31抬升的距离大于刀轴1端部的螺纹11抬升的距离,这个角度范围能使两个垫圈31抬升时接触面受力均匀,防止斜齿面局部受力较大。垫圈31的厚度为4mm,刀轴1旋转带动刀齿碎土时,振动较强,上述范围厚度的垫圈31能起到锁紧的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具体工作流程:
使用专用工具将轴承2压紧于刀轴1上,其中两个垫圈31位于螺母4与轴承2之间的刀轴1上,使用旋耕机时,刀轴1旋转并带动刀齿旋转,刀齿碎土过程中,由于刀齿碎土的阻力较大,且地面不平,所以刀轴1伴随着强烈的振动,此时轴承2对垫圈31具有朝外的作用力,使刀轴1端部的螺母4具有松动的趋势,此时两片垫圈31带斜齿的一面相对错动,产生抬升张力,由于垫圈31带斜齿一面的斜坡角度大于刀轴1端部的螺纹11角度,所以两个垫圈31抬升的距离大于刀轴1端部的螺纹11抬升的距离,所以有效地将轴承2压紧于刀轴1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宏嘉农资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宏嘉农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肥料淋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大功率电器的塑封引线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