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管材下料机的管材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7411.4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珂;王庭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材 下料机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材下料机的管材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管材下料领域,普遍采用液压圆盘锯、无齿锯(又称砂轮切割机)或者车床进行下料。在管材下料时,无论是圆盘锯还是无齿锯,切割原理均是通过圆盘的高速转动来与管材接触进行切割。在切割时,圆盘锯逐渐下移切割管材来实现下料。管材下料的速度慢,效率低,电能消耗大。特别是在一些对管材有需求较大的工厂、车间,为提高效率,往往会采用自主设计定制的管材下料机实现下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的不足。现有技术中,管材下料机的管材夹紧采用最传统的弹簧夹头,当改成气动控制时,原有的杠杆结构由于气路的原因,由夹紧气缸长时间顶住,出现过夹紧现象,使得小滑块侧面与夹紧限位套滑槽间存在较大的摩擦,特别是在大批量连续生产时,甚至摩擦至出现冒烟,同时由于剧烈的摩擦,带动夹紧限位套旋转,而造成弹簧夹头的松出,威胁正在切割的刀具。由管材下料机的夹紧部分结构可知,该小滑块是实现夹紧的必不可少的部件。小滑块的松动与损坏,会造成整体夹紧机构的松动与夹紧失效,而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夹紧部分稳定、可靠、低维护,生产效率高的用于管材下料机的管材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管材下料机的管材夹紧装置,包括安装于管材下料机前端的导向轴、依次套合安装于导向轴上的转换盘、保持架、夹紧限位套、夹紧环及弹簧夹头,所述的夹紧环的内圈安装有用于与夹紧限位套相配合的小滑块,它还包括一端固定于管材下料机机架上的第一夹紧气缸、第二夹紧气缸及对称设于夹紧环两侧且用于对夹紧环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的夹紧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夹持杆,所述的第一夹紧气缸和第二夹紧气缸的另一端的活塞杆的末端分别铰接于两夹持杆上。
所述的限位机构由一端固定于管材下料机机架上的导杆及竖向固定于导杆上的两限位螺钉组成,两限位螺钉分别间隔设于夹紧环的夹持杆的两侧,且所述的导杆的中部与所述的夹 持杆采用滑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管材下料机的管材夹紧装置采用了双边气缸夹紧机构,夹紧平稳,夹紧限位套与其导向轴间不存在扭矩,减小了夹紧限位套与其导向轴间的摩擦,提高了两者的寿命。且对称设于夹紧环两侧且用于对夹紧环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机构可有效地减少小滑块与夹紧限位套间的摩擦,甚至避免这种摩擦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小滑块的使用寿命。该装置实现了该种管材下料机夹紧部分的稳定、可靠、低维护。同时,也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调节夹紧部分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限位螺钉限位,限位可靠,可调,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过夹紧现象的,实现了小滑块与夹紧限位套导槽间轻微摩擦,甚至无摩擦,大大提高了小滑块的寿命。同时,消除了因小滑块剧烈摩擦而造成的夹紧结构松动,排除了松动所带来的对刀具的威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管材下料机的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转换盘、2保持架、3夹紧环、3.1夹持杆、4第一夹紧气缸、5第二夹紧气缸、6导杆、7限位螺钉、8夹紧限位套、9小滑块、10导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管材下料机的管材夹紧装置,包括安装于管材下料机前端的导向轴10、依次套合安装于导向轴10上的转换盘1、保持架2、夹紧限位套8、夹紧环3及弹簧夹头,所述的夹紧环3的内圈安装有用于与夹紧限位套8相配合的小滑块9它还包括一端固定于管材下料机机架上的第一夹紧气缸4、第二夹紧气缸5及对称设于夹紧环3两侧且用于对夹紧环3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的夹紧环3的两侧分别设有两夹持杆3.1,所述的第一夹紧气缸4和第二夹紧气缸5的另一端的活塞杆的末端分别铰接于两夹持杆3.1上。
所述的限位机构由一端固定于管材下料机机架上的导杆6及竖向固定于导杆6上的两限位螺钉7组成,两限位螺钉7分别间隔设于夹紧环3的夹持杆3.1的两侧,且所述的导杆6的中部与所述的夹持杆3.1采用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7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