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用螺杆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6397.6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崔俊;张涛;王琳;姜桂平;陈奎;范红;贺小红;张以谨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俊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油田用螺杆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螺杆泵采油技术主要由地面驱动装置、抽油杆、油管、井下螺杆泵组成,由地面驱动装置提供动力,通过抽油杆带动井下螺杆泵运转采油,在采油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杆管偏磨现象,造成油井检泵作业周期短,降低采油时率,增加采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田用螺杆泵,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提高了控制效率,适应开采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田用螺杆泵,包括连接在泵体上的上油管和下油管,所述上油管的下端安装有液压马达罩,所述液压马达罩体内安装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轴上固定有螺杆泵转子,所述液压马达上连通有液压软管,所述液压马达罩的下端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侧端连接泵壳体,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内部安装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上端具有疏导管,所述疏导管与上油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泵转子的末端设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侧端与泵壳体的内壁接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马达与液压软管连接处设有防护罩。
作为优选,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与下油管的中间设有固定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用螺杆泵,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可以大大减少了油管偏磨现象的发生,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开采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用螺杆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油管,2-下油管,3-液压马达罩,4-液压马达,5-螺杆泵转子,6-液压软管,7-支撑座,8-泵壳体,9-通孔,10-过滤膜,11-疏导管,12-旋转环,13-防护罩,14-套管,15-固定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油田用螺杆泵,包括连接在泵体上的上油管1和下油管2,所述上油管1的下端安装有液压马达罩3,所述液压马达罩3体内安装有液压马达4,所述液压马达4的轴上固定有螺杆泵转子5,所述液压马达4上连通有液压软管6,所述液压马达罩3的下端设有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的侧端连接泵壳体8,所述支撑座7上设有若干个通孔9,通孔9内部安装有过滤膜10,所述过滤膜10的上端具有疏导管11,所述疏导管11与上油管1连通,所述螺旋泵转子5的末端设有旋转环12,所述旋转环12的侧端与泵壳体8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液压马达4与液压软管6连接处设有防护罩13,还包括套管14,所述套管与下油管的中间设有固定支撑件15;使用时,采油作业中,地面上的液压泵通过液压软管6将高压油送入液压马达4,再返回地面,驱动液压马达4的轴转动,带动螺杆泵转子5转动,地层液经过下油管2被吸进泵壳体8内,通过通孔9上的过滤膜10和疏导管11进入上油管1,至提升到地面,实现无杆采油的目的,并大大降低了油管偏磨现象的发生。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俊,未经崔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6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饲喂发芽小麦降低养猪生产粪磷环境排放的一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酥糖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