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6102.5 | 申请日: | 2014-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电站 二次 设备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检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多重点要害部门,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势在必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使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成为可能。
变电站设备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二次设备主要包括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监控和远传装置。它们正常可靠的运行是保障电网稳定和电力设备安全的基础。在实际运行中,因变电站二次设备造成的故障时有发生,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原因涉及到保护人员、运行人员,设计部门,产品质量等许多方面。随着微机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广泛应用,断电保护的可靠性、定值整定的灵活性大大提高,根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来维护变电站二次设备越来越不合时宜。并且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进一步推广、线路不停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因检修设备而导致的停电时间越来越短。这对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变电站二次设备在体制、检修方法及检修项目、定检修周期等方面需要改变,实行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来保证二次设备的可靠运行,以适应电力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测设备缺陷较多,检修不足,设备状况较好的又检修过剩,而且由于是二次设备,如果发生故障,不能立刻的表现在线路方面,故实时监控和检测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检测并将多种检测功能集成为一体的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检测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两者之间通过信号传输系统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还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交流测量系统、直流操作信号系统、逻辑判断系统,以及屏蔽接地系统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还直接与监控中心连接。该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集成各种不同元件的检测系统,对采集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测数据及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数据通过传感器,传感器将数据转换成信号,再进行信号的预处理,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传输给信号传输系统,将所有采集的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在线检测数据直接传输数据处理系统,经过信号的翻译和处理,再发送给监控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主控机,网络交换机与电力系统信息光缆。信号传输系统接受信号传输,由主控机通过网络交换机,将信号通过电力系统信息光缆进行实时传递,实现实时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交流测量系统包括PT、CT二次回路绝缘测量装置、回路完整测试装置,以及测量元件测试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操作信号系统包括直流动力操作装置,以及信号测试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判断系统包括硬件逻辑判断回路与逻辑分析器仪。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中心包括光缆服务器、监控设备与数据储存设备。变电站内的主控机通过网络交换机与电力系统内网连接,将所有采集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在线检测数据直接传输到位于电力管理部门的在线检测中心,由那里进行数据的永久存储、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服务。通过B/S技术,还可以提供远程的设备在线检测状态的查询功能。检测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设备状态的实时查询和监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成多种检测系统,在检测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不会出现检测不完善,有检测漏洞发生等状况,方便了系统的检测,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整理,可以实时监控和检测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工作情况,能够较为快速对出现问题设备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6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