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板除沙取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6038.0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4 | 分类号: | E03B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板除沙取水器。
背景技术
在以江河湖泊为水源的取水环节中,安装在水泵吸水口前端(以水流进入方向为前,下同)的取水器是十分关键的部件,其直接影响取水质量以及用水设备的安全稳定性。
近年来由于生态破坏较为严重,气候反常,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等因素,在江河湖泊特别是一些山区河流,一到汛期大量的泥沙和稻草、生活垃圾等漂浮物带入河流中。目前普遍采用的取水器主要有:喇叭口式取水器、莲蓬头式取水器、蘑菇型取水器、鱼形罩式取水器以及等等。上述取水器用于除去水流中的稻草和生活垃圾的效果理想,但泥沙的去除效果就不尽人意。当高浓度的沙粒随水进入水泵或用水设备,会加速叶轮或触水面的磨损,且沉淀在水泵或用水设备里的沉泥难以排除,影响其正常的使用效果;严重时会导致水泵或用水设备的损坏,给使用者带来损失。故长期以来,水中泥沙也一直是困扰直接从江河湖泊中取水的技术难题。
在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 101967842 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斜板除沙取水装置,其包括有依次连通的进水室、泥沙分离与自清室和出水室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位于取水装置最前端,其前部设有圆锥型前盖;所述泥沙分离与自清室位于取水装置中间,所述出水室连接在泥沙分离与自清室的后端,出水室末端接出出水管;所述进水室的室壁采用波纹型折板,波纹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在波纹型折板上开有无数进水孔,并在进水室底部最低位置开有进水排沙两用孔;所述泥沙分离与自清室的上半部分是泥沙分离室,下半部分连接自清排沙斗自清排沙斗底部接排沙管,在泥沙分离室内设置有沿水流方向左右对称布置的多块侧向流斜板,侧向流斜板斜向下布置,并在所述侧向流斜板上安装有与水流方向和斜板平面都垂直的翼片,在左右侧向流斜板的对称轴位置留有泥沙沉降廊道,通下部的自清排沙斗。但上述高效斜板除沙取水装置存有以下不足之处:
1、取水阻力大,导致能耗较高。该装置从进水室表面上的若干进水排沙两用孔取水至装置内,存在取水阻力较大,进而会在取水的过程中,因克服较大的阻力需耗费掉更多的能量,故增加了能耗。同时在该装置的泥沙分离与自清室前端设置有导流板,该导流板对水流形成了阻挡,同样加大了水流动的阻力,进一步增加了取水时的能耗。
2、取水功能不稳定。该装置从进水室表面上的若干进水排沙两用孔在长期使用后,容易被泥沙或被形成的苔藓物堵住,进而妨碍进水排沙两用孔的通水功能,严重时甚至使得进水室难以从进水,丧失取水功能。
3、除沙效果仍不理想。该装置进水室表面上设置的若干进水排沙两用孔,在启动取水过程时,实际上只易从进水排沙两用孔中进入水,难以让沙在自身重力下从进水室下部的进水排沙两用孔中掉落出,故进水排沙两用孔难以起到排沙的作用。此外,泥沙分离与自清室底部从前往后设置有多个同样的自清排沙斗,该装置在水含沙量较大的时段用于取水时,水中大部分的沙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入位于泥沙分离与自清室底部前端的自清排沙斗内,故该自清排沙斗排沙的任务最重,又因该自清排沙斗下端还设置有具有防倒吸功能的排沙管,该排沙管虽具有防倒吸功能,但也对排沙量形成了限制影响,影响了排出沙的效率。故位于泥沙分离与自清室底部前端的自清排沙斗同时具有排沙任务重和排出沙量效率较低的情况,容易导致该自清排沙斗被泥沙堵塞,进而影响到该装置的出沙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水稳定,取水阻力小,除沙效果更佳的斜板除沙取水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斜板除沙取水器,包括出水管和整体呈条形的壳体,所述出水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内连通;其特征是:还包括斜板除沙机构,所述斜板除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顺所述壳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块斜板,其中,每块斜板上端向所述出水管一方倾斜,每块斜板的上部设置有过水孔;所述斜板除沙机构还包括出水室和除沙取水室;所述壳体设置有出水管的一端与临近的斜板之间形成所述出水室;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临近的斜板之间形成所述除沙取水室;所述除沙取水室所在的壳体底部具有顺长度方向的两个斜面,两个斜面内端向下靠近并形成泄沙孔槽,所述斜面具有用于进水的滤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6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压无塔供水全自动补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施工现场水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