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中顶杆高度的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5783.3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8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庆;陈守辉;张启宵;张利强;王志国;王伍省;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河南省鹤***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中顶杆 高度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中顶杆高度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顶杆顶出产品的注塑模具设计中,都会用到调整垫来调整顶杆的高度,如图3所示,原有调整垫3的两个工作端面都是平面,如图1和图2所示,推板2和动模固定板4与调整垫3的接触面也都是平面,使用时,将调整垫安装在推板后面,通过调节调整垫的厚度d来调节顶杆固定板1的高度,从而使顶杆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的外表面影响最小。如图4所示,当模具装配调试完毕,调整垫的厚度就固定下来不再改变。
在实际生产中,有些产品会选用不同的材料生产。由于材料性能不同,顶杆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的影响也不同。材料刚性差的,顶杆顶出产品时会在产品上留下深深的顶杆痕,这种材料的产品在模具调试时需要减小调整垫的厚度d将顶杆稍稍低于型腔面,所以在同一套模具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产品时就会用到不同厚度的调整垫,从而针对不同材料的产品要加工出不同厚度的调整垫,因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当生产不同材料的产品时要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同一模具加工不同材料的产品需要更换不同厚度调整垫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中顶杆高度的调整装置,该装置能够满足同一种模具生产不同材料的产品时快速有效的调整顶杆高度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中顶杆高度的调整装置,包括顶杆,顶杆的一端与顶杆固定板相连,所述顶杆固定板的一侧设有推板,该推板的另一侧设有动模固定板,在推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设置调整垫,所述调整垫为台阶式调整垫,该调整垫包含至少两层台阶,在推板或动模固定板上与调整垫相接触的面上设有与调整垫的形状相对应的让位沉孔。
为保证在顶杆推动产品的过程中推板和顶杆固定板的受力均匀,让位沉孔以顶杆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结合为一体,操作人员在调节顶杆的高度时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推板或动模固定板上与调整垫相接触的面上设有与调整垫的形状相对应的让位沉孔,使得调节顶杆高度时能够方便的利用调整垫的有效高度,从而有效调整顶杆的高度,满足不同产品对顶杆高度的需求,同时降低对顶杆顶出产品的影响,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减少了以往要到处寻找另外一套调整垫,甚至因调整垫丢失需要重新修配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顶杆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原有调整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原有动模固定板与调整垫的装配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动模固定板与调整垫的装配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的C-C向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动模固定板与调整垫的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注塑模具中顶杆高度的调整装置,包括顶杆6,顶杆的一端与顶杆固定板1相连,所述顶杆固定板1的一侧设有推板2,该推板的另一侧设有动模固定板4,在推板和动模固定板之间设置调整垫3,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调整垫为台阶式调整垫,该调整垫包含两层台阶,在推板与调整垫相接触的面上设有与调整垫的形状相对应的让位沉孔5,为保证在顶杆推动产品的过程中推板和顶杆固定板的受力均匀,让位沉孔以顶杆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如图5和图9所示,当模具使用调整垫较薄的厚度区域时,将调整垫较厚部分的凸台可以固定在让位沉孔5中不影响模具生产,从而实现顶杆高度的较小调节。
本实施例中让位沉孔也可以设置在动模固定板与调整垫相接触的面上,动模固定板上设置的让位沉孔与调整垫的形状相对应。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5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