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5450.0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9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智;周建良;陈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面板与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输入装置。触控面板按照感测形式的不同大致上可区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以及电磁式触控面板。由于电容式触控面板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触控面板具有反应时间快、可靠度佳以及解析度高(high definition)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手持电子装置上。
图1是现有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一般而言,触控面板10通常是将分别沿两个不同方向(例如是图1中的方向X与Y)延伸且彼此电性绝缘的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4配置在基板16上,其中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4分别连接信号传输线18a与18b,且信号传输线18a与18b汇集至位于基板16一侧的接合区19。如此,可供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FPC)接合至触控面板10的接合区19,可以使第一电极12与第二电极14通过信号传输线18a与18b而与软性电路板或其他电子装置电性连接。
信号传输线18a与18b(图1是以信号传输线18a为例)会配置在基板16的周边。此时,触控面板10需在基板16的周边上预留设置信号传输线18a的空间,使得触控面板10的边框(border)的宽度增加。再者,图1仅示出少数的电极与信号传输线作为示意,实际上触控面板10具有更多的电极与信号传输线。当触控面板10的电极与信号传输线的数量增加时,触控面板10势必须配置更大的边框,才能容纳信号传输线。此种作法使触控面板10不利于应用在要求窄边框的电子产品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窄边化(zero border)的设计而能降低边框(border)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具有窄边化的设计而能降低边框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以及多条第一导线。第一电极配置在第一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彼此平行排列,并且分别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电性绝缘。第二电极彼此平行排列,并且分别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第一导线配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且对应地连接第一电极。第一导线与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一导线至少位于第二电极的至少其中一个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内,并由所连接的第一电极朝向一接合端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各自通过至少一间距划分成多个子电极。至少一间距位于第二电极的至少其中一个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内,并且至少部分第一导线通过至少一间距以连接至对应的第一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间距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其所对应的第二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部分第一电极所具有的子电极的数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部分第一电极中至少两者所具有的子电极的数量不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虚拟电极,配置在至少一间距内,其中各虚拟电极位于第二电极的至少其中一个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内,并且各虚拟电极位于至少一子电极与至少一第一导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各自具有至少一狭缝图案,各狭缝图案位于第二电极的至少其中一个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的至少一端具有一内缩区。内缩区重叠于最外侧的两第二电极的至少其一,第一导线位于内缩区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内缩区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其所对应的第二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越接近接合端者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越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对应于内缩区的第二电极具有一本体部以及多个补偿部,补偿部从本体部沿第一方向朝相邻的第二电极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补偿部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等于各补偿部所对应的内缩区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5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