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型的阀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5329.8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戚涛春;王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创自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阀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型的阀门支架。
背景技术
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工良阀门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现有阀门的支架为了保证支架的钢性,普遍将支架的结构设计的很复杂,在结构复杂的基础上又加高了支架的高度,这样就不仅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我局限,而且还加重了制造成本和材料使用成本。故有必要对现有支架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简易型的阀门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的阀门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横截面呈“口”字状,所述架体的侧壁的两端均向内设置有侧肋板,侧肋板的中部均呈缺口设置,该缺口处两端的侧肋板均设置有螺孔一;所述侧壁的正中央处均向内设置有中肋板,中肋板上沿架体的轴向设置有两个螺孔二;
所述架体的顶端面设置有推杆孔和多个执行机构固定螺孔;
所述架体的底端面设置有阀杆孔和多个阀固定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固定螺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执行机构固定螺孔分别设置在架体顶端面的四边中点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阀固定螺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阀固定螺孔呈圆周分布在架体的底端面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的阀门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横截面呈“口”字状,所述架体的侧壁的两端均向内设置有侧肋板,侧肋板的中部均呈缺口设置,该缺口处两端的侧肋板均设置有螺孔一;所述侧壁的正中央处均向内设置有中肋板,中肋板上沿架体的轴向设置有两个螺孔二;所述架体的顶端面设置有推杆孔和多个执行机构固定螺孔;所述架体的底端面设置有阀杆孔和多个阀固定螺孔。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螺孔一来固定电器或气动元件,通过螺孔二来固定标尺,通过执行机构固定螺孔来固定执行机构,通过阀固定螺孔来固定阀体,极大地简化了支架的结构,支架的整体高度比传统支架要缩短50%,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安装使用,同时还降低制造成本和材料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推杆孔; 2、执行机构固定螺孔; 3、侧壁; 3-1、侧肋板;
3-1a、螺孔一; 4、中肋板; 4-1、螺孔二; 5、阀杆孔;
6、阀固定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型的阀门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横截面呈“口”字状,所述架体的侧壁3的两端均向内设置有侧肋板3-1,侧肋板3-1的中部均呈缺口设置,该缺口处两端的侧肋板3-1均设置有螺孔一3-1a;所述侧壁3的正中央处均向内设置有中肋板4,中肋板4上沿架体的轴向设置有两个螺孔二4-1;
所述架体的顶端面设置有推杆孔1和多个执行机构固定螺孔2;
所述架体的底端面设置有阀杆孔5和多个阀固定螺孔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执行机构固定螺孔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执行机构固定螺孔2分别设置在架体顶端面的四边中点位置上。这样可以便于安装固定执行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阀固定螺孔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阀固定螺孔6呈圆周分布在架体的底端面上。这样可以便于安装固定阀体。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螺孔一来固定电器或气动元件,通过螺孔二来固定标尺,通过执行机构固定螺孔来固定执行机构,通过阀固定螺孔来固定阀体,极大地简化了支架的结构,支架的整体高度比传统支架要缩短50%,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安装使用,同时还降低制造成本和材料使用成本。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创自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创自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5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型机上冲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瘦身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