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垫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914.6 | 申请日: | 2014-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尚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庆峰 |
主分类号: | E04C5/20 | 分类号: | E04C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混凝土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垫块。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中生产中,通常是先扎制钢筋骨架,然后在往钢筋骨架上浇筑混凝土,为了使钢筋骨架位于混凝土结构的中部,所以需要在钢筋骨架下面垫混凝土垫块,但是由于钢筋表面较为光滑,所述使得钢筋骨架容易从垫块上滑落,如果在钢筋骨架从垫块上滑落,则需要将钢筋骨架吊起来重新放置垫块,由于钢筋骨架较重,要吊起米非常困难,所以给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且,随着施工方法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混凝土结构中需要布置多层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扎制好后,就需要及时的固定各层钢筋骨架的相对位置,否则在浇筑混凝土时,各层钢筋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通常是挤拢在最下层,从而失去了作为支撑骨架的效果。所以亟需能防止钢筋骨架滑落的混凝土垫块,现有的垫块主要有两种,即普通混凝土垫块和塑料垫块,普通混凝土垫块材质为一般水泥砂浆,强度往往低于主体混凝土强度,因其强度低而结构大多制成方形或长方形,脱膜后混凝土表面会形成黑色阴影而影响外观;塑料垫块则因非相同材料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垫块,垫块为梯形体,能够对多层钢筋骨架进行固定,且与钢筋骨架绑接牢固,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垫块,包括梯形垫块本体,所述梯形垫块本体上端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梯形垫块本体下端面设有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梯形垫块本体两侧斜面对称设有上下平行布置的上侧壁槽和下侧壁槽,梯形垫块本体中心设置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梯形垫块本体上端面十字相交,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交处位于梯形垫块本体上端面中心,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表面为齿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弧槽设置在第一圆弧槽顶部,并与第一圆弧槽圆弧过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侧壁槽和下侧壁槽的下槽面内设置有半圆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壁面上均匀分布有6个第三凹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梯形垫块本体上端面设置十字相交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两侧斜面设置上侧壁槽和下侧壁槽,下端面设置第一圆弧槽,最多可对四层钢筋骨架进行固定,适用范围广,通过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表面设计成齿形面,对穿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的上层钢筋进行位置固定,同时通过在上侧壁槽和下侧壁槽的下槽面内设置半圆凹槽,对穿过侧壁槽和下侧壁槽的中层钢筋进行位置固定,并且通过在第一圆弧槽顶部设置过渡连接的第二圆弧槽,对穿过第一圆弧槽的下层钢筋进行位置固定,提高了混凝土垫块的可靠性,通过在通孔上均匀设置对应梯形垫块本体上端面、下端面、两侧斜面的6个第三凹槽,使垫块通过绑绳与钢筋骨架绑接方便牢固,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垫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垫块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垫块的俯视图。
其中:1、梯形垫块本体;2、下侧壁槽;3、上侧壁槽;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齿形面;7、通孔;8、第三凹槽;9、第一圆弧槽;10、第二圆弧槽;11、半圆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垫块,包括梯形垫块本体1,所述梯形垫块本体1上端面设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梯形垫块本体1下端面设有第一圆弧槽9和第二圆弧槽10,梯形垫块本体1两侧斜面对称设有上下平行布置的上侧壁槽3和下侧壁槽2,梯形垫块本体1中心设置通孔7,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在梯形垫块本体1上端面十字相交,且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相交处位于梯形垫块本体1上端面中心,所述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的表面为齿形面6,所述第二圆弧槽10设置在第一圆弧槽9顶部,并与第一圆弧槽9圆弧过渡连接,所述上侧壁槽3和下侧壁槽2的下槽面内设置有半圆凹槽11,所述通孔7的孔壁面上均匀分布有6个第三凹槽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庆峰,未经尚庆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