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造纸白水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4361.4 | 申请日: | 2014-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9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姜兆宏;余家荣;黄清红;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弘泰电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F1/72 | 分类号: | D21F1/7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姜建文 |
| 地址: | 34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造纸 白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造纸白水塔。
背景技术
在纸机的流送系统中,传统的混合调浓设备多为调浆箱和设置于地下的冲浆池和冲浆泵及管道等,因地下冲浆池不易清洗,冲浆泵等设备不便维修和维护等原因,大部分纸厂都改用设置于地上的容易清洗和稳浆效果更好的造纸白水塔。但由于设计不尽合理,大多数造纸白水塔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和不足。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造纸白水塔的大致结构,造纸白水塔多使用不锈钢材质制造,一般由圆柱型白水塔的塔体1、纸浆的进浆管2、出浆管3、浆料回流管4、浆料回流进口5、白水进水管6、白水溢流管7、扇形溢流区8、排污口9、焊接加强筋10等组成。其中进浆管2与纸浆高位箱联接、出浆管3与造纸冲浆泵联接、白水进水管6通过管道与白水泵联接、浆料回流进口5通过管道与浆料回流泵联接。其原理是:白水泵泵送的造纸白水由白水进水管6沿切线进入造纸白水塔,高于溢流口边沿的白水进入扇形溢流区8由白水溢流管7流出;从纸浆高位箱下来的纸浆通过进浆管2流出至出浆管3进口、回流浆料通过浆料回流泵从浆料回流进口泵入浆料回流管4,然后流出至出浆管3进口,当冲浆泵开启时,塔体1内的白水、进浆管2流出的纸浆、浆料回流管4流出的回流浆料一起进入出浆管3由冲浆泵调节浓度并泵入网部上浆系统。因纸浆高位箱和造纸白水塔塔体都是通过溢流来维持恒定的液位,白水塔塔体中白水液位又有相当的高度,具有稳压的作用,当冲浆泵吸入阀门和高位箱来浆调节阀开度一定时,冲浆泵流量和浓度则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了整个短流程系统的稳定亦即保证了纸张定量的稳定;纸张定量可通过安装于纸浆进浆管上的调节阀灵活调节。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进浆管2是插入浆料回流管4中的,这样的结构设计容易造成回流浆料流出不畅,而浆料回流管4口又设置于出浆管3的进口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白水进入出浆管3,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冲浆泵输出流量和调浓的不稳定,从而造成纸张定量的不稳定;同时,白水进入白水塔的塔体1是通过白水进水管6沿切线方向进入,目的是使白水受白水塔内壁的阻力形成旋流,有助于消除气泡,但实际上这种旋流会在白水塔中心形成漩涡而产生向下的涡流,不但起不到很好的消除气泡的作用反而会把部分气泡带人系统中造成某些纸病。
因此,有必要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造纸白水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造纸白水塔。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造纸白水塔,包括一个塔体,塔体侧壁上部设有白水进水管、扇形溢流区,所述扇形溢流区的底部接有一根白水溢流管,还设有纸浆的进浆管、浆料回流管和出浆管,所述进浆管上端与纸浆高位箱连接、下端与出浆管连通,浆料回流管上端敞口,管壁上设置一个与浆料回流泵连接的浆料回流进口,下端与出浆管连通,所述出浆管一端与塔体底部连通,另一端与造纸冲浆泵连接,所述进浆管与浆料回流管均为竖直结构且并排设置于出浆管的上方,在出浆管的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在进浆管的管道上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进浆管、浆料回流管均位于塔体与第一调节阀之间,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外端连接冲浆泵。
所述白水进水管呈偏心状态进入塔体内部,即白水进水管的轴线不通过塔体的纵向轴线。
所述塔体为中空圆柱体,所述白水进水管伸入塔体内部的长度为圆柱体内径的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起到了很好的混合调浓、稳定纸张定量的作用;
2.有效的避免了白水中的气泡被带入系统中造成纸病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造纸白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造纸白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为塔体,2为纸浆的进浆管,3为出浆管,4为浆料回流管,5为浆料回流进口,6为白水进水管,7为白水溢流管,8为扇形溢流区,9为排污口,10为焊接加强筋,11为第一调节阀,12为第二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2,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弘泰电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弘泰电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3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渍纸红外线烘干调节装置
- 下一篇:超高强度大直径钢丝绳预变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