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4244.8 | 申请日: | 2014-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哲;加藤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以往,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使用车载电池所储蓄的电能来行驶的车辆已为人们所知。作为上述车载电池,常采用电池组。而电池组通常是通过将多个方形电池以层叠状态束缚在一起而构成的,其中,各方形电池由装有电极体的方形箱体构成。
然而,在用多个方形电池组装电池组的过程中,从侧面束缚各方形电池时,方形箱体的底部有时会膨胀。若发生这种方形箱体变形(底膨胀)的情况,则在电极体与方形箱体底板(底板内表面)之间会产生空隙,容易引起振动并无法稳固地支承电极体。另外,由多个方形电池层叠而成的电池组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所受到的冲击(箱体侧面受到的冲击)可能导致方形箱体上产生裂缝。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多个方形电池沿同一方向层叠而构成、且各方形箱体不易出现底部膨胀和裂缝的电池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由多个方形电池沿同一方向层叠而成,所述方形电池具备电极体及容纳该电极体的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具有长方形的箱体底板、沿所述箱体底板的两个短边分别向上延伸的一对短边箱体侧板、及沿所述箱体底板的两个长边分别向上延伸的一对长边箱体侧板,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箱体底板、所述短边箱体侧板及所述长边箱体侧板的厚度均为t,则所述箱体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长边箱体侧板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圆角的圆角半径A满足A<3.9t的条件;所述短边箱体侧板的内表面与所述长边箱体侧板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圆角的圆角半径B满足B>4.2t的条件。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的优点在于,由于箱体底板的上表面与长边箱体侧板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圆角的圆角半径A被限制在3.9t以下,所以该圆角部分的刚性较低,当进行束缚时施加于方形箱体的各长边箱体侧板上的载荷使得该长边箱体侧板产生变形时,该变形所产生的应力能够通过圆角的收缩变形而得到释放,从而能够避免箱体底板的膨胀变形。另外,由于使短边箱体侧板的内表面与长边箱体侧板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圆角的圆角半径B大于4.2t,所以该圆角部分的刚性较高,在受到撞击时,方形箱体的短边箱体侧板和长边箱体侧板不易变形而产生裂缝。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构成图1中的电池组的方形电池的车载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构成图1中的电池组的方形电池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C-C截面的截面图。
图5是图3中的D-D截面的截面图。
图6是图3中的E-E截面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束缚后的方形电池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圆角的圆角半径A与底面膨胀量ΔL的关系的图。
图9是对方形电池进行撞击试验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的撞击结果的表。
图11是表示现有的方形电池所存在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方形电池所存在的问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为下述实施方式所限定。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2的斜视图。该电池组2为车载电池组,例如被用作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等的动力源。
如图1所示,电池组2具备多个方形电池(例如,非水系二次电池)1、多个电池支架(束缚板)3、两个端板4、及束缚带14。方形电池1为厚度较薄的长方体。该电池组2中,方形电池1和电池支架3沿同一方向交替层叠配置(即,各方形电池1沿厚度方向排成一列),两个端板4分别配置在层叠方向的两端,将层叠在一起的方形电池1和电池支架3夹在中间。
各方形电池1之间通过汇流线(未图示)而实现电连接。电池支架3例如由聚丙烯(PP)、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加工而成。在层叠方向上夹着层叠在一起的方形电池1和电池支架3的两个端板4被束缚带14束缚着。这样,多个方形电池1和电池支架3便被束缚为一体。由于多个方形电池1在层叠方向(厚度方向)上被束缚,所以各方形电池1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受到束缚载荷F的作用(参照图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缝料抓取装置的缝纫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