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穿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180.1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3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飞;徐宏英;姜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凌飞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穿针。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术是临床中常用的诊疗技术,在治疗气胸、胸腔积液疾病中用来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穿刺给药等。在治疗胸腔积液时,经常使用的工具为胸穿针外加一把止血钳,反复高压消毒使用,这种胸穿针穿刺深浅不易固定,操作时可能上下、左右及里外活动,或由于病人活动造成肺组织损伤,且易发生皮下气肿;并且现在使用的胸穿针为单管式结构,这种单管式胸穿针对于需要反复抽液,反复冲洗的脓胸、血胸等操作时,一般需要先抽取胸液,然后再注入冲洗液,最后再抽出,多次穿刺,重复操作,容易发生感染,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对医护人员的安全带来隐患。
另一方面传统的胸穿刺针的针体上不具有穿刺进针深度的标记,穿刺深度依赖于医生的估算,不易准确掌握,特别是进行胸穿时,有包裹性胸腔积液分隔,须改变进针方向或增加进针深度,穿刺的深度难以准确把握,故有一定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安全卫生的胸穿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穿针,包括中空的内针,所述内针的外部同轴线套设有外针,所述内针的前端为针尖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侧孔,所述外针的前端为平头且其表面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外针的长度小于内针的长度,所述内针上固定有一圆盘,所述圆盘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圆盘上连接一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内针穿过所述圆盘后再伸出软管,所述内针伸出软管的位置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内设置有用于将内针与外部环境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圆盘与所述接口之间的内针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内针的尾部设置有注射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针与所述外针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有内针上的突起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针上的凹字形凹槽,所述突起在所述凹槽内滑动。
所述弹性件为圆形橡胶垫。
所述内针的针尖为斜面形针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胸穿针的内针的前端设置有侧孔,能够防止胸积液中的杂质堵塞针口;胸穿针上设置有三通阀,能够精确的开启或关闭气体或液体的流通通道,并且一次性穿刺能够完成抽液、排气、注入冲洗液或进行药物治疗等多个动作,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拨插次数,降低细菌污染的机率;胸穿针的外针与内针相对滑动,在穿刺后能够用外针的平头盖住针尖,彻底避免针尖刺破肺部组织的隐患;另外针上设置有刻度,能够让使用者在使用时精准的掌握进针的深度;另设置有圆盘以及弹性件,能够方便的将针固定好,不会造成肺组织操伤,且不会发生皮下气肿,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针上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表示:1、内针;11、注射口;2、外针;21、刻度线;3、圆盘;31、弹性件;4、软管;41、接口;411、密封圈;5、三通阀;6、突起;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胸穿针,包括中空的内针1,内针1的外部同轴线套设有外针2,内针1的前端为针尖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侧孔,外针2的前端为平头且其表面上设置有刻度线21,外针2的长度小于内针1的长度,内针1上固定有一圆盘3,圆盘3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弹性件31,圆盘3上连接一软管4的一端,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阀5,内针1穿过圆盘3后再伸出软管4,内针1伸出软管4的位置设置有接口41,接口41内设置有用于将内针1与外部环境密封的密封圈411,圆盘3与接口41之间的内针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内针1的尾部设置有注射口11。本实用新型的胸穿针的内针1的前端设置有侧孔,能够防止胸积液中的杂质堵塞针口;胸穿针上设置有三通阀5,能够精确的开启或关闭气体或液体的流通通道,并且一次性穿刺能够完成抽液、排气、注入冲洗液或进行药物治疗等多个动作,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拨插次数,降低细菌污染的机率;胸穿针的外针2与内针1相对滑动,在穿刺后能够用外针2的平头盖住针尖,彻底避免针尖刺破肺部组织的隐患;另外针2上设置有刻度,能够让使用者在使用时精准的掌握进针的深度;另设置有圆盘3以及弹性件31,能够方便的将针固定好,不会造成肺组织操伤,且不会发生皮下气肿,简单实用。
本实施例中,内针1与外针2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方便对内针1与外针2进行移动,方便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凌飞,未经张凌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固定用低切迹横连器
- 下一篇:一种心内科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