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通孔的折叠式围板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4054.6 | 申请日: | 2014-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人;曹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富事达塑业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塑料一厂) |
| 主分类号: | B65D6/24 | 分类号: | B65D6/24;B65D43/02;B65D25/20;B65D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折叠式 围板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围板箱,尤其涉及折叠式围板箱的通孔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请参考2013年1月30日公告的第CN202704078U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塑料结构的围板箱,其包括箱盖、围板和箱底,所述围板由平行相对的两个固定板部以及平行相对的两个折叠板部组成,所述围板为塑料中空板,在其固定板部与折叠板部的相接转角处设热压而成的第一折痕;所述两折叠板部的中部上还设有沿纵向布置的热压而成的第二折痕;所述箱底上对应所述围板的下边沿设有一圈嵌槽,围板的下边沿卡嵌于所述嵌槽内。此围板箱的箱底设有九个站脚,可是当此围板箱堆叠至另一围板箱时,由于九个站脚彼此之间是分隔的,则接触面积小,插紧力小而容易导致一个围板箱从另一围板箱脱落。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有设计一种设有通孔的折叠式围板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通孔的折叠式围板箱,它能加强与另一围板箱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了两个堆叠围板箱之间的保持力,与此同时,它的重量轻,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设有通孔的折叠式围板箱,其包括上盖、可折叠围板及底托,所述可折叠围板设置在上盖和底托之间,所述可折叠围板由平行相对的两个固定板以及平行相对的两个折叠板组成,所述折叠板的中部上设有沿纵向布置的折痕线,当可折叠围板打开时,可折叠围板围成一沿纵向延伸的收容空间,当可折叠围板沿折痕线折叠收拢后,可折叠围板收容在底托内,所述底托的下侧设有九个向下凸伸出的站脚,所述九个站脚排列成三行和三列,每一列的三个站脚下方连接有一个条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面朝下的底壁,所述底壁上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若干通孔分布在对应站脚的下方。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由于每一列的三个站脚下方连接有一个条形限位板,则加强了本围板箱与另一围板箱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了两个堆叠围板箱之间的保持力,另外通孔的设置不但降低了折叠式围板箱的重量,而且可以增大与另一折叠式围板箱堆叠时候的摩擦力,并且不增大太多堆叠围板箱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地,每一限位板和对应三个站脚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托的底部设有若干规则排列的底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围板箱还包括设置在上盖上的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所述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用于容易拉动上盖,所述上盖具有顶壁及自顶壁向下延伸的四侧壁,所述顶壁和四侧壁围成一上盖收容腔,所述第一拉手和第二拉手设置在顶壁上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围板箱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底托相反两侧壁上的第一拉紧带和第二拉紧带,所述第一拉紧带和第二拉紧带的一端固定在底托上,所述第一拉紧带和第二拉紧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上盖上,当所述可折叠围板打开时,所述第一拉紧带和第二拉紧带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处,当所述可折叠围板准备折叠收拢时,所述第一拉紧带和第二拉紧带从上盖活动连接处解开以便可折叠围板的折叠收拢。
进一步地,每一侧壁的外侧均设有一排朝上盖收容腔凹陷的梯形凹槽。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贯穿其自身,并串通至上盖收容腔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窥视上盖和底托之间是否有可折叠围板。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贯穿一所述梯形凹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围板箱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折叠式围板箱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围板箱处于折叠收拢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折叠式围板箱的分解图,其中省略了底托和限位板。
图5是图1所示上盖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上盖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其中:1.上盖,10.平板部,11.顶壁,111.第一导引凹槽,112.第二导引凹槽,12.侧壁,121.梯形凹槽,122.观察孔,13.第一凸出部,131.第一打包带槽,14.第二凸出部,141.第二打包带槽,15.中间凹槽,16.上盖收容腔,19.配合槽,191.第一边壁,192.第二边壁,2.可折叠围板,21.固定板,22.折叠板,221.折痕线,23.收容空间,3.底托,31.站脚,32.底凹槽,41.第一拉紧带,411.第一纽扣部,42.第二拉紧带,421.第二纽扣部,51.第一拉手,52.第二拉手52,6.限位板,61.底壁,通孔.6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富事达塑业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塑料一厂),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富事达塑业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塑料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4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6-00 具有全部或主要由金属、塑料、木材或其代用材料制作的两件或多件刚性的,或基本上刚性的元件相互连接或组装构成主体的容器
B65D6-02 . 以形状为特点的
B65D6-08 . 骨架或类似有孔的结构的,例如由相互编织或相互咬合的挠性材料制造的
B65D6-10 . 有由面对面隔一定间距配置的多层板构成的器壁,如双层壁
B65D6-14 . 有由层压板构成的器壁,如胶合板构成的器壁
B65D6-16 . 可折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