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阻输送溜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3109.1 | 申请日: | 2014-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东大泰隆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阻 输送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铝生产所需的氧化铝及载氟氧化铝的输送,主要涉及电解铝生产,是电解铝生产不可缺少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生产中,溜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输送设备,料仓中的氧化铝通过溜槽输送到电解槽上供生产使用。在输送过程中,壳体内的氧化铝靠气室内的气体通过透气布进入壳体使氧化铝气化,如水一样向低处流动,达到输送目的。
单趟溜槽的输送距离约300m,传统溜槽制作长度在6m左右,物料输送300m,需50节溜槽,溜槽间的连接靠法兰连接,连接处的透气布最少有7公分的距离没有气体通过(见图6),致使该处的物料不能气化,物料流至此处就停止、拥堵(相当于公路上的减速带,50节溜槽,就有50个减速带),堵到一定高度时物料才继续流动行走,因该处有一定高度的物料不能流动,时间稍长,该连接处就会结疤直至堵塞。因此,该连接处是所有溜槽使用单位最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无阻输送溜槽,该溜槽的槽内没有接头,物料在槽内畅通无阻,变长距离输送为短距离输送,彻底解决溜槽输送不畅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无阻输送溜槽是由横截面呈U形结构的上、下长槽形壳体扣合而成,且所述溜槽通过设置在上、下长槽形壳体之间的透气布将溜槽分割成上下两个通道,其中下部通道为气流通道,上部通道为物料输送通道;所述上、下长槽形壳体分别是由若干节依次对接的壳体组成,且每两相邻的壳体通过设置在其中一节壳体端部内壁上的水平向另一节壳体内延伸的U形插接衬板嵌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每两相邻的壳体对接处均采用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所述上、下长槽形壳体通过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外伸缘口扣合在一起,并通过钻尾丝螺钉加以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措施使无阻输送溜槽外观简洁美观,从跟本上解决了溜槽连接处物料不气化和漏料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措施使无阻输送溜槽取消了法兰,改螺栓连接为钻尾丝螺钉连接,简化了制作工序,使材料成本减少20%,制作成本减少4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阻输送溜槽示意图。
图2是零部件位置示意图。
图3是传统溜槽连接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上长槽形壳体,2、U形插接衬板,3、透气布,4、下长槽形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阻输送溜槽是由横截面呈U形结构的上、下长槽形壳体1、4扣合而成,且所述溜槽通过设置在上、下长槽形壳体1、4之间的透气布3将溜槽分割成上下两个通道,其中下部通道为气流通道,上部通道为物料输送通道;所述上、下长槽形壳体1、4分别是由若干节依次对接的壳体组成,且每两相邻的壳体通过设置在其中一节壳体端部内壁上的水平向另一节壳体内延伸的U形插接衬板2嵌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每两相邻的壳体对接处均采用密封材料加以密封;所述上、下长槽形壳体1、4通过设置在壳体两侧的外伸缘口扣合在一起,并通过钻尾丝螺钉加以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东大泰隆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东大泰隆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3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积料阀门
- 下一篇:一种在得到干燥空气时的余冷余热回收节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