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吞入式土豆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3005.0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军;魏云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永军 |
主分类号: | A01D17/02 | 分类号: | A01D17/02;A01D17/06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吞入式 土豆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收获机械领域,涉及土豆收获机械,具体是一种吞入式土豆收获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块状农品收获方式,如土豆、红薯等,农民常采用先将地上茎秧割去后,用犁子将土翻起,使地下土豆、红薯露出,再由人工捡拾,存在着捡拾不净,捡拾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农业生产劳动实践中,在收获土豆、红薯等块状农品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收获方式存在着一定缺陷,经过探索改进,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吞入式土豆收获机,能够在先将地上茎秧割去清除后,用本机代替人工捡拾,较好地解决传统收获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吞入式土豆收获机,其结构包括:动力传动机构,机架,机架前架上的犁,其中在犁后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吞入式土豆分拣器,在吞入式土豆分拣器的出口接设有筛孔式传送带,在筛孔式传送带的出料端接设有滚筒筛,在滚筒筛的出口接设有皮带输送机。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吞入式土豆分拣器,采用环形支架,在环形支架的外周上布设有环状栅条层,环状栅条层端部通过传动机构沿环形支架上的轨道运转,在环形栅条层的内面上设置有螺旋输送片,在螺旋输送片的喂入口外的环形支架下部伸出有耙齿。
还在所述吞入式土豆分拣器的环状栅条内表面及螺旋输送片的输料侧表面上敷设有橡胶衬层。
还在所述吞入式土豆分拣器的螺旋输送片的输料背侧的栅条间设置有除杂刀片。
还在所述滚筒筛的内表面敷设橡胶衬层;还在所述滚筒筛内布设有湿水喷洒口,在滚筒筛外设有刮土板。
本实用新型采取所述技术方案和措施,设计的这种吞入式土豆收获机,由于所设置吞入式土豆分拣器,能将前方犁翻出的土豆,经耙齿初拣,连同部分杂土吞入,在环状栅条层内滚动,并经螺旋输送片输出,土豆与杂土二次分离,分拣的土豆被送到筛孔式传送带,经与杂土三次分离,分拣的土豆被送入滚筒筛,在滚筒筛内能将可能残留的干土块经湿水化碎,第四次与杂土分离,最后分拣得到的土豆品经皮带输送机送到货箱分装。
当吞入的土豆夹杂有残秧余叶时,吞入式土豆分拣器内设置的除杂刀片,在不破坏土豆的情况下,能切碎吞入的残秧余叶,和杂土一起与土豆分离出去。
在吞入式土豆分拣器和滚筒筛内,或其它有必要的构件上,所设置的橡胶衬层,能防护土豆在接触时不受伤损。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吞入式土豆收获机,适用于土豆、红薯、洋葱等块状农产品收获。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吞入式土豆收获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中吞入式土豆分拣器3的A向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图1中吞入式土豆分拣器3的B-B向横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吞入式土豆收获机的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其结构包括:机架1,机架前架上的犁2,在犁后方的机架上设置有吞入式土豆分拣器3,在吞入式土豆分拣器3的出口接设有筛孔式传送带4,在筛孔式传送带4的出料端接设有滚筒筛5,在滚筒筛5的出口接设有皮带输送机6,送入货箱分装。
其中,所述吞入式土豆分拣器3,采用环形支架3.1,3.6,在环形支架的外周上布设有环状栅条层3.2,环状栅条层3.2端部通过传动机构沿环形支架3.1,3.2上的轨道运转,在环形栅条层的内面上设置有螺旋输送片3.3,在螺旋输送片的喂入口外的环形支架下部伸出有耙齿3.7。
使用时,安装在拖拉机10上,以拖拉机发动机为动力,以拖斗9为货箱加以分装。
本实用新型吞入式土豆收获机的实施例2,参见图2,其结构包括: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还在所述吞入式土豆分拣器3的环状栅条内表面,及螺旋输送片的输料侧表面上敷设橡胶衬层3.5;还在所述滚筒筛5的内表面也敷设橡胶衬层(图中未示)。
本实用新型吞入式土豆收获机的实施例3,参见图2,其结构包括:在实施例1的结构中,还在所述吞入式土豆分拣器3的螺旋输送片的输料背侧的栅条间设置有除杂刀片3.4。
本实用新型吞入式土豆收获机的实施例4,参见图1,其结构包括: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结构中,还在所述滚筒筛5内布设有湿水喷洒口8,在滚筒筛5外设有刮土板7,除去滚筒筛5外表面可能粘结的泥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永军,未经谢永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3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压铸件分料机
- 下一篇: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发动机入口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