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含浸机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2770.0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皇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皇壮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含浸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特别是针对真空含浸机素子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含浸机普遍依赖手工上料,依次将素子放入含经济的电解液中,含浸机中被放入大量素子后,无法区别各个素子的含浸时间,过长的含浸时间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同时浪费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铝电解电容器制造领域手工上料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浸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内夹,挡料夹,振动器及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用于传送素子,在轨道下方依次分布着用于送料的内夹、用于控制素子数量的挡料夹和推动素子运动的振动器;所述挡料夹包括挡料夹滑杆,挡料夹夹座,挡料夹固定座及挡料夹气缸,所述挡料夹滑杆固定在挡料夹固定座上,所述挡料夹夹座上设有用于夹持素子的挡料夹夹片,所述挡料夹气缸固定在挡料夹夹座上,所述挡料夹夹座在挡料夹气缸的作用下沿挡料夹滑杆移动夹持素子;所述内夹包括内夹滑杆、内夹夹座、内压固定座、内夹气缸、升降气缸,所述内夹滑杆固定在内夹固定座上,所述内夹夹座上设有用于夹持素子的内夹夹片,所述内夹气缸固定在内夹夹座上,所述内夹夹座在内夹气缸的作用下沿内夹滑杆移动夹持素子,为达到内夹供料的作用,在内夹固定座的下方设有用于调节内夹高度的升降气缸。
优选的是,为避免夹座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所述滑杆设为多滑杆的平行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内夹用于夹持素子的夹片上设有硅胶条。
优选的是,还包括用于控制素子供料数量的挡料气缸,所述挡料气缸位于轨道的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原有手工上料无法确定产品含浸时间,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成本较大的问题,该上料装置对产品进行合理分割,确保产品含浸时间,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送挡料夹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送内夹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送内夹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送内夹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含浸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挡料气缸1,内夹2,挡料夹3,振动器4及轨道6,所述轨道6用于传送素子5,在轨道6下方依次分布着用于送料的内夹2、用于控制素子数量的挡料夹3和推动素子运动的振动器4。
如图3所示所述挡料夹3包括挡料夹滑杆,挡料夹夹座,挡料夹固定座及挡料夹气缸,所述挡料夹滑杆固定在挡料夹固定座上,所述挡料夹夹座上设有用于夹持素子的挡料夹夹片,所述挡料夹气缸固定在挡料夹夹座上,所述挡料夹夹座在挡料夹气缸的作用下沿挡料夹滑杆移动夹持素子。
如图4、5、6所述内夹2包括内夹滑杆、内夹夹座22、内压固定座30、内夹气缸27、升降气缸25,所述内夹滑杆分为上滑杆21和下滑杆23,所述下滑杆23通过固定块24、29固定在内夹固定座30上,同时夹内夹固定座30的两侧还设有稳固下滑杆23的轴承座,所述内夹夹座22上设有用于夹持素子的内夹夹片,所述内夹夹片上设有保护素子5的硅胶条,所述内夹气缸28固定在内夹夹座22上,所述内夹夹座22在内夹气缸28的作用下沿内夹滑杆移动夹持素子5,为达到内夹2供料的作用,在内夹固定座的下方设有用于调节内夹2高度的升降气缸25,在升降气缸25的两侧还设有用于稳固垂直滑杆的轴承座26。
在素子5依次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轨道6上时,素子5在振动器4的作用下不断向前推进,待素子5数量满足要求时,挡料夹3关闭,将轨道6上的素子5分成了两个部分,靠近挡料气缸1的第一部分随挡料气缸1的退出继续前进。
第一部分的素子5随内夹2的关闭被夹紧,调整素子5的相互位置,保证素子5的导针51排列整齐。内夹2重新打开并下降至素子5的导针51位置,内夹2重新夹紧,夹住素子5的导针51并同时上升,完成送料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所做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认为落入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皇壮,未经陈皇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2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活塞发动机
- 下一篇:漩涡式涡壳出口与气门阀杆式旁通执行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