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握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2610.6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柳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郭华俊 |
地址: | 23002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握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握力器。
背景技术
握力器根据人的手形而设计,使用时分单手,双手,上握,下握,双夹等不同的锻炼方法。握力器具有体积小而轻,携带方便,使用时不受任何限制,随时可锻炼您的手劲,缓解疲劳,使用肌肉结实,强壮肌肉,增强血液循环,长期使用,对预防风湿关节炎等有帮助,是锻炼健身的必备小型器械。
在现有技术中,一套握力器包括多个尺寸规格不同的环形握力圈。但是每个环形握力圈都是独立的,各个环形握力圈之间不能相互嵌套。因此,每个握力圈的握力都是固定的,握力圈的握力无法调整。当使用者需要调整锻炼力度的时候,只能更换尺寸规格较大的握力圈,不具备可调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合式握力器,以使得单个的握力圈之间可以相互组合进而调整锻炼力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组合式握力器,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多个外环握力圈和一个内环握力圈;尺寸规格最大的外环握力圈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硅胶颗粒;所述外环握力圈和内环握力圈均是由硅胶制成;所述外环握力圈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多个外环握力圈和所述内环握力圈能够相互嵌套,构成组合式握力器;所述环形凹槽的横断面呈C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握力器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内环握力圈的断面为圆形。
所述内环握力圈的断面为椭圆形。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握力器,都是采用硅胶制成,手感好,外环的内周的凹槽可以嵌入较小尺寸规格的握力圈,能够形成多环嵌套结构,构成一个握力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的组合式握力器。这种嵌套式的组合式握力器,结构简单,嵌套实现容易,便于各种人群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握力器,具有可根据要求调整握力器的握力、嵌套实现容易、便于各种人群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握力器的尺寸最大的外环握力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握力器的一个尺寸较小的外环握力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握力器的一个内环握力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握力器的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1~图4中标记:1外环握力圈,2内环握力圈,3硅胶颗粒,4环形凹槽。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图4,组合式握力器,其包括多个外环握力圈1和一个内环握力圈2;尺寸规格最大的外环握力圈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硅胶颗粒3;所述外环握力圈1和内环握力圈2均是由硅胶制成;所述外环握力圈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4;多个外环握力圈1和所述内环握力圈2能够相互嵌套,构成组合式握力器;所述环形凹槽4的横断面呈C字形。
所述内环握力圈2的断面为圆形。
所述内环握力圈2的断面为椭圆形。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握力器是可组合式的,其适用于各种人群,包括初练者、健将、女性和孩子等。各种不同人群的手的握力不同,有些人希望刚开始锻炼时握力小一些,以免受伤;一般初练者会采用一个小环或一个单环锻炼。随着锻炼的进行,使用者希望能够调整锻炼的力度。此时,可将大环与小环之间相互嵌套,从而可调整握力器的锻炼力度,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需要。本实用新型的握力器,都是采用硅胶制成,手感好,外环的内周的凹槽可以嵌入较小尺寸规格的握力圈,能够形成多环嵌套结构,构成一个握力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的组合式握力器。这种嵌套式的组合式握力器,结构简单,嵌套实现容易,便于各种人群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2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动推杆的气压软支臂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翼式俯卧撑健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