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2542.3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7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尧中华;何海斌;刘利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唯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2/57;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季锐 |
地址: | 2153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能产生声音效果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在视听音响产品中已被广泛使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语音信号的传输。近年来,随着各种轻巧型电子产品的问世,如移动电话、PDA、MP3与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发展,耳机插座连接器在这些产品上的应用更显重要。
现有的耳机插座连接器大部分为SMT形式的,导通部的压脚插入PCB板上相对应设置的焊孔中进行焊接,最终实现导通连接。采用焊接方式的连接存在以下缺点:1、端子的接合脚焊接在电路板上,接合脚弹性较差,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2、端子采用焊接方式,不易装配更换维修,给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3、如果一个导通部损坏,整个耳机插座连接器就会报废,使用成本较高。
同时目前的耳机插座连接器整体采用方形结构设备,整体材料耗费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也不能方便的与手机外壳配套做各种造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压脚弹性较好,不易损坏,方便更换维修。且便于与手机外壳配套做各种造型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五个导通部和塑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导通部相互配合,所述五个导通部通过塑胶壳体限位固定,所述五个导通部与塑胶壳体配合形成供插头插入的插入腔,所述每个导通部均包括一个与插头接触的弹性臂和一个与PCB板压接的压脚,所述塑胶壳体插入端面为斜面结构。
前述的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导通部包括第一导通部、第二导通部、第三导通部、第四导通部和第五导通部。
前述的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导通部与第三导通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通部位于第二导通部前方,所述第四导通部位于第三导通部后方,所述第五导通部位于第二导通部后方,且第四导通部和第五导通部对称设置。
前述的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一压脚,所述第二导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弹性臂和第二压脚,所述第三导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弹性臂和第三压脚,所述第四导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弹性臂和第四压脚,所述第五导通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弹性臂和第五压脚。
前述的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弹性臂和第五弹性臂为弧形结构,且第四弹性臂与第五弹性臂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压脚和第五压脚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耳机插座连接器,所述五个导通部与塑胶壳体配合形成供插头插入的插入腔,且每个导通部均包括一个弹性臂和压脚,弹性臂与插头连接,而压脚与PCB板压接,此两种连接方式都是活动连接,方便后期更换维修,压脚也具有较好的弹性,使用寿命更长。同时本实用新型塑胶壳体插入端面为斜面结构,这样十分方便与手机外壳配套做各种造型的耳机插座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耳机插座连接器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耳机插座连接器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耳机插座连接器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耳机插座连接器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五个导通部的第一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五个导通部的第二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7是插头插入耳机插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耳机插座连接器,包括五个导通部和塑胶壳体17,所述五个导通部相互配合,所述五个导通部包括第一导通部1、第二导通部2、第三导通部3、第四导通部4和第五导通部5。第二导通部2与第三导通部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通部1位于第二导通部2前方,所述第四导通部4位于第三导通部3后方,所述第五导通部5位于第二导通部2后方,且第四导通部4和第五导通部5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导通部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弹性臂6和第一压脚11,所述第二导通部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弹性臂7和第二压脚12,所述第三导通部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弹性臂8和第三压脚13,所述第四导通部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四弹性臂9和第四压脚14,所述第五导通部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五弹性臂10和第五压脚15。所述第四弹性臂9和第五弹性臂10为弧形结构,且第四弹性臂9与第五弹性臂10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压脚14和第五压脚15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唯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唯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2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