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动给水泵壳体密封面汽蚀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2500.X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2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翼;程刚;王卫星;陈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B24B37/04 | 分类号: | B24B37/04;B24B37/34;B24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祁纯阳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壳体 密封 汽蚀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汽动给水泵壳体密封面汽蚀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汽动给水泵是一种可变速的汽轮机驱动的给水泵,是发电厂汽机热循环系统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其压力高、给水量大,多应用于发电厂锅炉给水系统。现有的汽动给水泵多为水平、离心多级筒体式,由筒体、泵内部组件(芯包)组成。筒体中心线位置处支撑在型钢结构的泵座上,泵内芯包可以整体从泵筒体内抽出。
当流道中的液体局部压力下降到临界压力时,水中气核成长为汽泡。汽泡的聚积、流动、分裂、溃灭过程的称为汽蚀。汽蚀现象会对设备内部结构造成冲击和侵蚀而产生材质剥落和损坏,因此需要对气动给水泵进行定期检修。在检修时,需要将芯包抽出后对壳体密封面汽蚀处进行焊补研磨。现有的研磨都采用传统的手工研磨方式进行,这种检修工艺既费工、费时、费力,且密封面研磨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劳动量又能够保证密封面研磨质量的汽动给水泵壳体密封面汽蚀修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动给水泵壳体密封面汽蚀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盘,所述研磨盘的外表面与所述汽动给水泵壳体密封面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研磨盘的外表面上设有研磨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研磨手轮,所述研磨手轮通过连杆固定在所述研磨盘的后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研磨盘包括一换状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环状本体中心并沿所述环状本体轴向延伸的中心轴,所述环状本体通过连接柱与所述中心轴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研磨盘的环状本体上设有螺孔,所述研磨手轮也为环状并设有对应的螺孔,所述研磨盘与所述研磨手轮的螺孔之间通过连杆固定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研磨盘的外表面上的研磨机构为固定于所述研磨盘外表面上的研磨砂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研磨盘的辅助加力装置,所述辅助加力装置固定在所述汽动给水泵壳体的一端,并使所述研磨盘的中心轴伸入所述汽动给水泵壳体后固定在所述辅助加力装置的反力压板上并能够沿所述辅助加力装置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辅助加力装置上设有定位套管以固定在所述汽动给水泵壳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辅助加力装置的反力压板上设有紧力调整螺帽,所述中心轴上设有与所述紧力调整螺帽相适配的顶杆以与所述紧力调整螺帽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可以通过工具对汽动给水泵进行研磨,使人工修复过程得以在筒体外部进行,且可以在筒体两侧由两名工作人员协力工作,省时省力。同时该工具上粘合研磨砂纸,因此研磨效果显著,研磨后平面平整光滑。进一步的,还补充设计了辅助加力装置,该辅助加力装置一端固定于泵体外壳螺栓处,可以通过更换不同位置的螺栓以改变加力位置。同时辅助加力装置的另一端加紧力顶于研磨面背侧。辅助加力装置加于斜面的高点处,研磨过程中对于高点研磨力度加大,同时还可以保持被磨密封面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动给水泵壳体密封面汽蚀修复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研磨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反力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动给水泵壳体密封面汽蚀修复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的,包括研磨盘1,所述研磨盘的外表面1与所述汽动给水泵壳体密封面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研磨盘的外表面上设有研磨机构。如图1所示的,所述研磨盘1的外表面上的研磨机构为固定于所述研磨盘1外表面上的研磨砂纸。如图1所示的,还包括研磨手轮2,所述研磨手轮2通过连杆3固定在所述研磨盘1的后端。如图3所示的,所述研磨盘1包括一换状本体11和设置于所述环状本体中心并沿所述环状本体轴向延伸的中心轴12,所述环状本体11通过连接柱与所述中心轴12固定。如图1所示的,该中心轴12可以通过压盖固定在环状本体上11。所述研磨盘1的环状本体上设有螺孔,如图2所示的,所述研磨手轮2也为环状并设有对应的螺孔,所述研磨盘1与所述研磨手轮2的螺孔之间通过连杆3固定在一起。如图2所示的,该研磨手轮2上设有把手,该把手上可以设置有把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未经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2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