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易调节耐用太阳能控制水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2265.6 | 申请日: | 2014-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亮 |
| 主分类号: | F24J2/40 | 分类号: | F24J2/40;F16K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调节 耐用 太阳能 控制 水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水阀,具体地说是一种恒温易调节耐用太阳能控制水阀,属于水阀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规恒温阀冷热水流进口流量一样大,不能调节,导致水温忽冷忽热、冷热水混合不均匀,不好控制,使用起来相对麻烦。且阀芯使用寿命短,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密封不严的后果,导致阀芯进水、损坏、给消费者造成不便。传统恒温阀工装起来不方便、不能固定,浪费时间又不技巧。堵头的设计也不智能化,密封不够严谨,使用过程中会爆破、脱落。消费者使用水洗澡时水里面会含有微量杂质,清洗不够彻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恒温易调节耐用太阳能控制水阀,操作简便,密封严密,使用寿命长且不易损坏,冷热水温差小,方便简单,恒温效果特别好,进水口热水流量大,冷水小,水温比较平衡,易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恒温易调节耐用太阳能控制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内设有与其相配的恒温混水阀芯,所述阀体的底端设有第一热水进口和第一冷水进口,方便安装水管;所述第一热水进口一端与太阳能热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热水通道与所述阀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口一端与自来水管相连,另一端通过冷水通道与所述阀腔相连通;所述冷水通道设有冷水流量调节阀,所述冷水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一侧,方便调节;所述阀体的顶端设有第一温水出口,所述第一温水出口与所述阀腔相连通;所述恒温混水阀芯设有第二温水水出口、第二热水进口和第二冷水进口,所述第一热水进口通过所述热水通道与所述第二热水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口通过所述冷水通道与所述第二冷水进口相连通,所述的热水通道与冷水通道之间连接有阀芯开关,由阀芯开关控制热水和冷水的进水或关闭,以及将热水进口和冷水进口相连通,将自来水管的水输送到太阳能热水管,完成太阳能热水器的上水。
其中,所述冷水流量调节阀用来控制进水量,因楼层高度不同,会导致冷水的压力不同,进水量不同,进而使出水温度不准确,通过冷水压力调节阀可以使进水量控制在最佳比例。另外,因太阳能水压为高度落差压力,比自来水压力要低,导致入水量差异比较大,同时太阳能水温受天气影响温度变化很大,导致冷热水温度差异比较大通过冷水流量调节阀控制冷水口大小,使冷水和热水的流量更接近,温差小,使用效果更好。
所述恒温混水阀芯的第二温水水出口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套,使阀芯的入水与出水隔离,使出水水流和温度更稳定。
所述阀体外部设有凸起条纹,所述凸起条纹设置在装有所述阀芯部位的阀体上,在后期加工中起到固定作用,便于工装,使阀芯中心定位更准确,密封性好,使用稳定,使用寿命长。
所述阀体的热水通道和冷水通道均设有密封丝堵,所述丝堵呈圆台形,里端小外端大,从而能够把压力分散,不易涨破,提高了使用寿命。
所述阀芯完全包裹在所述阀体里,阀芯完全安装到里面,阀芯采用中心定位安装进去,固定在里面,缩小了产品整体的体积,更美观。而且阀芯受到保护,不易损坏;所述丝堵完全包裹在所述阀体里,解决了传统丝堵裸露外面受不到外壳保护,容易损坏、密封性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密封严密,使用寿命长且不易损坏,冷热水温差小,方便简单,恒温效果特别好,进水口热水流量大,冷水小,水温比较平衡,易调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恒温混水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1-阀体、22-阀腔、23-恒温混水阀芯、24-第一热水进口、25-第一冷水进口、28-第一温水出口、29-阀芯开关、30-冷水流量调节阀、31-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亮,未经王建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2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