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1690.3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2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加;华中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ecu 远程 更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电动汽车上的ECU(电子控制单元)越来越多,如电机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空调系统、高低压控制系统、仪表及车身控制系统等。这些ECU都是采用新技术的电子产品,其维护要求较高,由于驾驶员和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当出现故障时,很难及时分析和查找问题,对故障的排除很难做到及时有效。此外,当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对某个ECU进行固件升级或控制参数调整时,需要将车辆开到指定地点,由维护人员或专业服务人员携带笔记本电脑、逆变器等相关设备上车,打开控制器外壳,进行手动更新,操作十分繁琐,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对车载ECU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写入和更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包括设于远程数据中心的传输计算机以及设于车载端的ECU,还包括设于车载端的GPRS数据收发器和数据记录仪,所述传输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平台和移动网络平台与GPRS数据收发器交互式连接,所述GPRS数据收发器与数据记录仪交互式连接,所述数据记录仪通过CAN总线与ECU交互式连接。
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所述数据记录仪包括中央处理器、串行通讯接口、CAN通讯接口、TF卡接口和TF卡,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GPRS数据收发器交互式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CAN通讯接口与汽车CAN总线交互式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TF卡接口与TF卡交互式连接。
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所述ECU包括整车控制单元、仪表显示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
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所述数据记录仪还包括RTC时钟电路,所述RTC时钟电路与中央处理器交互式连接,所述RTC时钟为数据记录仪提供实时时钟。
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所述数据记录仪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数据记录仪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所述串行通讯接口为RS232串行通讯接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基于无线数字通讯,将需要写入的文件通过Internet网络平台、移动网络平台、GPRS数据收发器、数据记录仪和汽车CAN总线传送给车载端的待更新的ECU,待更新的ECU擦除内部FLASH空间,将接收到的文件写入FLASH空间指定地址,实现了车载ECU的远程更新,从而使车厂或供应商对ECU的维护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技术保障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数据记录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ECU的远程更新系统,包括设于远程数据中心的传输计算机1以及设于车载端的GPRS数据收发器4、数据记录仪5和ECU7,本文中的ECU7泛指整车控制单元71、仪表显示单元72、电池管理单元73等电子控制单元。传输计算机1通过Internet网络平台2和移动网络平台3与GPRS数据收发器4交互式连接,GPRS数据收发器4与数据记录仪5交互式连接,数据记录仪5通过CAN总线6与ECU7交互式连接。
如图2所示,数据记录仪5包括中央处理器51、串行通讯接口52、CAN通讯接口53、TF卡接口54、TF卡 55、RTC时钟电路56和电源电路57。中央处理器51通过RS232串行通讯接口52与GPRS数据收发器4交互式连接,中央处理器51通过CAN通讯接口53与CAN总线6交互式连接,中央处理器51通过TF卡接口54与TF卡55交互式连接。RTC时钟56为数据记录仪5提供实时时钟,RTC时钟电路56与中央处理器51交互式连接。电源电路57为数据记录仪5提供工作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1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压手机
- 下一篇:一种门体回归缓冲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