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顺丁橡胶装置凝聚釜汽提蒸汽热能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442.7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祥谦;孙玮;程龙武;张惠玲;赵永兵;姜涛;孙立军;卢旭;宋微;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F25B27/02;F24H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周瑞艳 |
地址: | 10003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丁橡胶 装置 凝聚 釜汽提 蒸汽 热能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顺丁橡胶装置的凝聚釜汽提蒸汽的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顺丁橡胶装置凝聚系统会排出大量汽提蒸汽,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冷却的方法回收其中的溶剂,在冷却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热排放到环境中,既污染环境也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丁橡胶装置凝聚釜汽提蒸汽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地回收凝聚釜顶的汽提蒸汽的热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顺丁橡胶装置凝聚釜汽提蒸汽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凝聚釜和热泵,所述热泵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所述凝聚釜的汽提蒸汽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热泵的蒸发器和发生器的热源入口,所述热泵的吸收器的热媒入口连接凝聚生产线的热水出口,所述吸收器的热媒出口连接所述凝聚釜的热水入口。
通常,所述蒸发器和发生器的热源出口均连接所述凝聚釜的釜顶冷凝器。
通常,所述蒸发器和发生器的凝液出口均连接凝液缓冲罐。
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进水口可以连接顺丁橡胶装置的冷却水供水管路,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可以连接顺丁橡胶装置的冷却水回水管路。
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处可以设有调节阀。
通常,所述热泵设有不凝气体排放口,可以通过不凝气体排放管与大气连通,所述不凝气体排放管上可以安装有抽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吸收器的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数量相同,若干个所述热媒入口与若干个所述热媒出口一一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不同的所述热媒入口连接不同的凝聚生产线的热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回收凝聚釜的釜顶汽提蒸汽的热能,并用于分别加热每条凝聚生产线进入凝聚釜的热水,实现了低压蒸汽余热的再利用,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蒸汽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顺丁橡胶装置凝聚釜汽提蒸汽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凝聚釜1和热泵,所述热泵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主要包括蒸发器2、吸收器3、发生器4、冷凝器5和热交换器等主要部件及抽气装置6、屏蔽泵(溶液泵和冷却泵)等辅助部分组成,所述蒸发器和吸收器工作在高压侧,所述发生器和冷凝器工作在低压侧。所述凝聚釜的汽提蒸汽出口分别连接所述热泵的蒸发器和发生器的热源入口,通常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热泵的吸收器的热媒入口连接凝聚生产线的热水出口7,所述吸收器的热媒出口连接所述凝聚釜的热水入口,通常,所述吸收器内的溴化锂溶液的温度可以升高到130℃左右,可以将来自凝聚生产线的热水加热到105℃以上。
优选地,所述吸收器的热媒入口和热媒出口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数量相同,若干个所述热媒入口与若干个所述热媒出口一一对应连通,通常所述热媒入口及热媒出口的数量与顺丁橡胶装置的凝聚生产线的数量相同,不同的所述热媒入口连接不同的凝聚生产线的热水出口。这样不同的凝聚生产线的热水分别进入所述吸收器,不需要混合后再分配,有利于生产的稳定。
通常,所述蒸发器和发生器的热源出口均连接所述凝聚釜的釜顶冷凝器8,用于回收换热后的汽提蒸汽,所述蒸发器和发生器的凝液出口均连接凝液缓冲罐9,用于回收换热后的汽提蒸汽凝液。
所述热泵的冷凝器的进水口可以连接顺丁橡胶装置的冷却水供水管路10,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可以连接顺丁橡胶装置的冷却水回水管路11,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处可以设有调节阀,位置可以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与顺丁橡胶装置的冷却水回水管路之间的连接管道上,方便对所述冷凝器的出水量的调节。
通常,所述热泵设有不凝气体排放口,可以通过不凝气体排放管12与大气连通,所述抽气装置安装在所述不凝气体排放管上。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所述抽气装置抽除了所述热泵内的空气等不凝气体,并始终保持所述热泵内一直处于高真空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回收凝聚釜的釜顶汽提蒸汽的热能,并用于分别加热每条凝聚生产线进入凝聚釜的热水,实现了低压蒸汽余热的再利用,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蒸汽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昆仑工程公司;大庆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自给式温室
- 下一篇:基于相位测距原理的三维压缩成像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