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气制甲醇转化炉安装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346.2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成;李小平;李大国;操纪元;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甲醇 转化 安装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气制甲醇转化炉安装总成。
背景技术
在利用焦炉气制备甲醇的工艺中,转化炉通过一附件与废热锅炉连接,该附件通常由一根内衬耐火材料钢管加上一个定型弯头构成,其中,该内衬耐火材料钢管长4m,直径为1m,且其壁厚为16mm,该定型弯头的直径为1m。该附件是通过两端法兰分别与转化炉和废热锅炉焊接在一起。
然而转化炉、废热锅炉与上述附件均为固定的静止设备,三者相连仅依靠两端法兰上的螺孔对接,且该附件的尺寸、螺孔位置又相对固定,导致三者之间无活动调整的余地,因此要使三者之间形成正确甚至更精准的配合关系,必须要求设备基础一丝不差、设备安装精度高且设备安装的方位准确无误。上述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这就导致了转化炉、附件及废热锅炉的安装十分困难,且三者之间的找正的难度系数大,不便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焦炉气制甲醇工艺中转化炉、附件及废热锅炉的安装和找正困难且不便于操作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找正、便于操作的焦炉气制甲醇转化炉安装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焦炉气制甲醇转化炉安装总成,包括转化炉、废热锅炉和用于连接转化炉与废热锅炉的附件模具;
所述附件模具包括呈L形的管状本体,管状本体的竖管顶端和横管右端分别设有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
转化炉包括框架及设置在框架顶端的转化炉本体;
框架包括4根首尾依次相连的H型钢,H型钢底端设有地脚螺栓,且地脚螺栓置于另设的安装基础上的地脚螺栓灌浆槽内;
转化炉本体底端设有第三法兰盘;
废热锅炉通过支架设置安装基础上,且废热锅炉的输入端设有第四法兰盘;
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分别与所述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焦炉气制甲醇转化炉安装总成包括转化炉、废热锅炉和附件模具;附件模具包括呈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的竖管顶端和横管右端分别设有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转化炉包括框架及设置在该框架顶端的转化炉本体,其中,框架包括4根首尾依次相连的H型钢,该H型钢底端设有置于另设的安装基础上地脚螺栓灌浆槽内的地脚螺栓,而转化炉本体底端设有第三法兰盘;废热锅炉通过支架设置在安装基础上,且废热锅炉的输入端设有第四法兰盘;转化炉通过第三法兰盘和第一法兰盘的连接而达到与竖管相连的目的,与此同时,废热锅炉通过第四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的连接而与横管相连,由此可知所述焦炉气制甲醇转化炉安装总成的结构十分简单。
上述附件模具是与附件类似的模具,在安装转化炉及废热锅炉时,先通过该附件模具将转化炉与废热锅炉连接起来,使得三者正确配合,达到所要求的安装精度、且方位准确无误后同步将转化炉与废热锅炉安装在另设的安装基础上,然后对转化炉和废热锅炉进行找正,安装找正后拆除上述附件模具,再安装真正的转化炉附件,最后对转化炉及废热锅炉的安装进行二次精找正和二次灌浆,这样便能解决利用焦炉气制甲醇的工艺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并能轻易达到所要求的安装精度和找正要求,即方便安装和找正,并便于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框架包括4根首尾依次相连的H型钢,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由于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故采用H型钢制作框架,有助于提升该框架的强度,能降低成本,简化安装,且还有利于减轻所述安装总成的结构重量。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管状本体中竖管和横管的直径均为100mm。管状本体中竖管和横管的直径不限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数值,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的不同而设定为不同的数值。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法兰盘是第一圆形钢板;第一圆形钢板的直径为1.2m,其厚度大于10mm,且第一圆形钢板上设有36个螺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二法兰盘是第二圆形钢板;第二圆形钢板的直径为1.2m,其厚度大于10mm,且第二圆形钢板上设有36个螺孔。
上述第一圆形钢板和第二圆形钢板的直径是为了配合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的直径而设计的,要求二者厚度均要大于10mm,这样的要求有助于增强其与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之间的连接强度。至于第一圆形钢板和第二圆形钢板上螺孔的数量,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