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236.6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五***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充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装置通知充电器以进入快充模式的快充信号分成两类:电压模式信号与电流模式信号。不同的电子装置会使用不同的快充信号;然而,一般充电器仅能辨识电压模式信号或是电流模式信号。
因此,仅能辨识电压模式信号的充电器不能对使用电流模式信号的电子装置进行快速充电,仅能辨识电流模式信号的充电器不能对使用电压模式信号的电子装置进行快速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充电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应用于一交流电源提供装置及一电子装置,该快速充电装置包含:
一电源转换单元,该电源转换单元电性连接至该交流电源提供装置及该电子装置;
一反馈模块,该反馈模块电性连接至该电源转换单元;
一反馈调整模块,该反馈调整模块电性连接至该反馈模块;及
一电压模式快充信号处理模块,该电压模式快充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至该电子装置及该反馈调整模块;
其中该电源转换单元包含一脉波宽度调变控制器,该脉波宽度调变控制器电性连接至该反馈模块,该脉波宽度调变控制器包含一电子装置电流快充信号检测单元。
上述的快速充电装置,其中该电源转换单元更包含一变压器模块,该变压器模块电性连接至该脉波宽度调变控制器。
上述的快速充电装置,其中该电源转换单元更包含一辅助电源子单元,该辅助电源子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脉波宽度调变控制器及该变压器模块。
上述的快速充电装置,其中该电源转换单元更包含一一次侧滤波器,该一次侧滤波器电性连接至该变压器模块。
上述的快速充电装置,其中该电源转换单元更包含一一次侧整流器,该一次侧整流器电性连接至该一次侧滤波器及该交流电源提供装置。
上述的快速充电装置,其中该电源转换单元更包含一二次侧整流器,该二次侧整流器电性连接至该变压器模块。
上述的快速充电装置,其中该电源转换单元更包含一二次侧滤波器,该二次侧滤波器电性连接至该二次侧整流器及该电子装置。
上述的快速充电装置,其中该反馈模块电性连接至该电子装置及该二次侧滤波器。
上述的快速充电装置,其中该反馈模块电性连接至该变压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整合电压模式快充的充电器及电流模式快充的充电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充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充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方框图。
其中,附图标记
快速充电装置10
交流电源提供装置20
电子装置30
电源转换单元102
反馈模块104
反馈调整模块106
电压模式快充信号处理模块108
电压模式快充信号112
电流模式快充信号114
脉波宽度调变控制器10202
变压器模块10204
辅助电源子单元10206
一次侧滤波器10208
一次侧整流器10210
二次侧整流器10212
二次侧滤波器10214
电子装置电流快充信号检测单元102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考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方框图。一快速充电装置10应用于一交流电源提供装置20及一电子装置30;该快速充电装置10包含一电源转换单元102、一反馈模块104、一反馈调整模块106及一电压模式快充信号处理模块108。
该电源转换单元102电性连接至该交流电源提供装置20及该电子装置30;该反馈模块104电性连接至该电子装置30及该电源转换单元102;该反馈调整模块106电性连接至该反馈模块104;该电压模式快充信号处理模块108电性连接至该电子装置30及该反馈调整模块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