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0065.7 | 申请日: | 2014-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用于磁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背景技术
现有相互配合的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一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延伸出一舌板,多个端子设于所述舌板,一壳体包覆所述舌板的外围,所述壳体上设有扣持部;一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一金属外壳设于插座本体的外围,形成一插接空间,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弹性扣持臂,插头连接器的舌板插入所述对接空间,通过外壳上的扣持部与弹性扣持臂的扣合,保持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
然而,通过在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上设计外壳上的扣持部与弹性扣持臂的扣合的扣持结构,达到相互配合对接目的,导致插入与拔出时比较困难,不易操作;且随着产品的小型化,空间越来越小,扣持结构也更薄形化,导致扣持结构容易损坏;另外,使用过程中不小心触碰到插头连接器的线端时,会导致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接触不良,但扣持部与弹性扣持臂不能迅速断开,使其信号传递不良,影响传输信息,甚至会有产生电火花的危险。
因此,为改善上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器,以克服上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电性连接稳定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互相对接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第一第一对接面,一前向面设于所述第一对接面的前端;
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设于所述前向面;所述插座连接器位于所述插头连接器前方,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基座,一第二磁性元件设于所述基座,且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磁性吸附,使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所述插座连接器相固定;一第二舌板自所述基座向后延伸,所述第二舌板具有一第二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二第一对接面的前侧;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越过所述第二第一对接面先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磁性吸附,使所述第二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一第一对接面电性对接。
进一步,所述前向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第一对接面。
进一步,多个第一端子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垂直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当所
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插入到所述插座连接器的插入深
度大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插入深度。
进一步,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并显露于所述第一对接面,自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前弯折延伸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设于所述本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磁性元件镀在所述弯折部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第二舌板设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前方。
进一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于所述第二舌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所述基座外围设置一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包覆所述第二舌板的后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互相对接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一第一对接面前端设有一前向面;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一第一对接面;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设于所述前向面;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二舌板;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第二舌板;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接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越过所述第二接触部,使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先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磁性吸附,使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电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垂直。
进一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于所述第二舌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部向前弯折延伸一弯折部,所述第一磁性元件镀设在所述弯折部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通过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性相吸,使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电性连接,易于对接,操作简单。
(2)通过使用磁性元件磁吸连接替代卡扣扣合连接,结构简单,简化了连接器的结构,是更适合小型化、薄型化发展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